所属院系 | 专业名称 |
船舶工程学院 |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水声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水声) |
水声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国家保密学院 |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 | |
工业设计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 |
工商管理类(高水平运动员) | |
金融学 |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材料物理(中英) |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外语系 | 英语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社会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
导航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船舶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先进船舶动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船舶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船舶与力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船舶特辅与水下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先进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
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实验室 |
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
船舶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
船舶与海洋控制工程实验室 |
导航仪器工程实验室 |
新一代网络信息保障工程实验室 |
船舶结构冲击动力学实验室 |
船舶与海洋先进材料及制造技术实验室 |
新一代网络技术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
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实验室 |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
导航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船舶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企业创新研究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大学德育与青年心理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灾难与危机管理研究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室 |
船舶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实验室 |
船舶动力技术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
结构振动与声学技术实验室 |
船舶控制及交通信息工程实验室 |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 |
船舶控制系统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 |
国家级教学基地 |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工程训练中心 |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
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国家重点学科(2个) | |
一级学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轮机工程) |
二级学科: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类重点学科(1个)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兴交叉重点学科(2个) | 集成光子信息技术、海洋信息工程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4个) | 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国防特色紧缺学科(3个) | 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隐身技术与工程 |
国防特色重点专业(1个)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国防特色主干学科(3个) | 轮机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 |
国防特色紧缺专业(6个) |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保密与信息安全工程、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水声工程 |
国防特色骨干学科(2个)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深工程 |
国防特色支撑性基础学科(1个) | 固体力学 |
国防特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2个) | 船舶电磁兼容、熔体化学与物理 |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2个) | |
学科群(1个) | 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 |
一级学科(11个)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力学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机械工程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光学工程 | |
核科学与技术 |
博士、硕士、学士
学校秉承“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师资队伍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能够满足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学校现有教师17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55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入选“万人计划”7人,聘任黑龙江省“龙江学者”20人。
两院院士
杨士莪 杨德森 廖振鹏 王仲奇 孙玉发 闻雪友 于俊崇 邢球痕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姚熊亮 林再文 苑立波 张志俭 段文洋 李玩幽
“万人计划”
李玩幽 范壮军 赵春晖 张阿漫 张 涛 李 晔 王 伟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段文洋 彭敏俊 李玩幽 杨 武 李柏洲 张 涛 张阿漫 严浙平 王 颖 孙 冰
范壮军 陈玉金 宋恩哲 曹 霞 王 伟 张志强 杨飘萍 杨 军 李 晔 衣凤岐
樊亚仙
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及“青年龙江学者”
郑玉峰 曹殿学 姚熊亮 孙中宁 杨秀坤 李柏洲 梁国龙 段文洋 范壮军
陈玉金 张阿漫 杨飘萍 时胜国 吴国雄 周利民 靳 伟 胡长洪 郑京海
张中武 邵 琳 王 伟
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
“动力机械及工程”带头人马修真,后备带头人李玩幽
“光学工程”带头人苑立波,后备带头人孙伟民
“水声工程”带头人梁国龙,后备带头人王燕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带头人段文洋,后备带头人张阿漫
“导航、制导与控制”带头人赵玉新,后备带头人张勇刚
各类在校生2827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5124人,全日制研究生7759人,各类外国留学生1348人。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