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不分文理619分能上什么学校
2025年安徽不分文理619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安徽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安徽不分文理619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2025年安徽不分文理619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单设本科批,普通批本科,提前批本科 。其中 619-617分的学校有25所。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陕西师范大学 | 单设本科批 | 619 | --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普通批本科 | 619 | -- |
西南交通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9 | -- |
香港城市大学 | 提前批本科 | 619 | -- |
武警海警学院 | 提前批本科 | 619 | -- |
南京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9 | -- |
河海大学 | 单设本科批 | 619 | -- |
河海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9 | -- |
上海海关学院 | 提前批本科 | 619 | -- |
中央财经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9 | -- |
中央财经大学 | 单设本科批 | 619 | -- |
兰州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8 |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普通批本科 | 618 |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8 | -- |
苏州大学 | 单设本科批 | 618 |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8 | -- |
中央民族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8 | -- |
北京交通大学 | 单设本科批 | 618 |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河海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苏州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中国传媒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首都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617 | -- |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996年,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2006年,开始承担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截至2017年7月,占地总面积700.68亩,建筑面积348527.38平方米;设有研究生分院及7个学院,开办33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993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人;教职工828人,其中,专任教师548人,获博士学位者占65.9%,教授、副教授19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海外著名大学教授8人。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中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早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曾莅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李岚清、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胡锦涛、江泽民同志亲自接见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给全校师生以极大鼓舞和鞭策。在一个多世纪的征途上,学校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始终秉持“灌输文化尚交通”的历史使命,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传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二十多万名毕业生。在他们中间,有40多位两院院士,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学界泰斗和工程界翘楚,有政府领导、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以及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有个名叫杨杏佛的,早年参加革命,牺牲后,鲁迅特地写诗悼念他。竺可桢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创立了'物候学'。还有一位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