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下设友嘉机电学院、商贸旅游学院、达利女装学院、临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杭州动漫游戏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特种设备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
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个。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梯工程技术和物业管理3个专业列入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个专业是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学校建有市政府投资3亿元、占地30亩、面向全市开放的集实训、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杭职院实训中心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有开发区高职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开发区产学研发展学院等创新创业及培训基地。
张洪宪 副教授 硕士
学院副院长,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机械行业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洪宪同志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主讲《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分析》、《科学技术概论》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学生评价良好。在做好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公开发表《量子化的排序问题》等学术论文七篇,合编教材二本,主持《高职教育学分制模式的探索研究》等省级教学改革课题两项。
主要分管学院教学工作,任职以来,致力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2002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谢萍华 副教授
学院教务处处长,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院督导委员会副主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
长期从事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担任《化工原理》、《环保概论》等课程的教学。
常年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致力于课程体系改革,走工学结合的道路,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目前主持和参与了“构建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浮选法废纸脱墨剂的研制及脱墨性能评价体系的建设”等省、厅级课题。以其为课程负责人的《化工单元操作与实训》获杭州市首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精品课程立项。多篇论文获杭州市科技局和市人事局“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主持《环保概论》校本教材建设。参与“阻燃壁纸原纸用阻燃剂-HGS”等项目的研制,在相关企业予以产业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入选2006年度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在2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严谨治学,教学富有特色,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曾获杭州市职教“教坛新秀”,浙江省教育厅系统、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教育局、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
沈海娟 副教授
学院信电系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高职中专研究会常务理事,信息产业部CEAC计算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理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网络技术》等教学,具备《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素质,具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AI教师认资资质。为省级精品课程《路由与交换》负责人,院级首批优秀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负责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通信》专业负责人。
曾在浙江大学学报、计算机教育、教育与职业、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报刊发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中的窗口的大小计算》、《关于高职教材建设的思考》、《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构建设想》等多篇科研与教研论文。积极推进以案例驱动为特征的高职课程改革,将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兴趣小组、参加竞赛、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尝试实践将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主编出版高职高专教材6本。
2003/2004学年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局系统和院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入选2005年度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入选2007年度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付文军 副教授
学院体育部主任,杭州市体协常委,浙江省大学生体协委员,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学院体委秘书长,学院工会文体委员等职。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省、厅级课题项目1项,学院教改项目1项,院级课题1项,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新世纪体育与健康》教程,已获高教“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国家级),副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省级),出版编著1部《世界经典职业赛事竞赛与欣赏》,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篇。
多年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成效显著。2006年学院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的评估,2004/2005年度被省大体协评为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在省大运会及各项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曾获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和省大学生体协优秀体育部室主任等多项荣誉。
杨强 副教授 硕士
学院管理系办公室主任,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院师德标兵。
自1999年开始从事管理工程系管理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自2004年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并于2007年任专业的负责人。
负责拟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定或编译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并负责专业建设及本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改革、考试改革、题库(试卷库)建设工作。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突出。
创建了管理系学生旅游俱乐部,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搭建了一个经营管理旅行社,策划旅游项目和开发旅游市场的平台,使学生能与企业“零接触”,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006年6月,与杭州华庭云栖度假酒店签订了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订单式”合作协议,为实现工学结合,使学生尽早走上工作岗位,掌握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主持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绿色制造工程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选择》发表在中文类核心期刊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以“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事”为信念,从自身做起,以良好的品德修养感染学生,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2006年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并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入选2006年度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吴晓苏 教授
机电工程系机电教研室主任,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会员,杭州市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作为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专业带头人。擅长微电子技术控制与机电产品与系统的改造,教学严谨、幽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教学互动,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效果优秀。
近年来发表《基于89C2051的染色机喷头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C的实时开放数控系统应用研究》等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6项,结题科研项目4项,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专业方面学有所长,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重点建设教材一项,院级精品课程一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优秀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2006年被学院评为 “事业家庭兼顾型”优秀教师。
陆叶强 副教授
机电工程系机制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劳动厅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汽车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
从事汽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二十四年,注重汽车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曾在丰田、大众汽车检修厂、汽车检测站工作或培训,担任汽车专业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级新技术、汽车检修、“双师”等培训,具有A1A2D驾证,有大客驾驶实际工作经验;熟悉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汽车检修、汽车驾驶以及教学一线的教学组织管理,汽车专业知识全面,教学经验丰富,是学院汽车专业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近年发表汽车专业论文8篇,其中2篇为中文核心期刊;主持省教育厅、杭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省科技厅项目二项,其中一项为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参与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二本,其中《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任主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任副主编;被聘任为2004~2007年度和2007~2010年度浙江省劳动厅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汽车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
黄杭美 副教授 硕士
学院教学工作督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有关课程的教学,主要承担《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工电子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电子实习》指导;《机床线路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中、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与考证。
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主编高职教材1本,参编1本;主持院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
从教25年来,曾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以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督导委员。
马占青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博士
化学工程系环境保护教研室主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杭州市重点扶植专业)负责人。
先后工作于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科学研究所、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浙江万里学院。
多年从事环境专业教学与科研,在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和污染水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上经验丰富。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重点项目、“948”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宁波市重点博士基金等,在相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各1部,曾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宁波市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等。
陈郁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化学工程系药剂食品教研室主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负责人。
曾在杭州制氧机集团公司计量理化处从事化学分析工作十一年,于2002年调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新专业的申报、食品加工室、原子吸收光谱室的建设与十余家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的筹建;组织开发食品检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所带的食品0411毕业班的就业率达100%。
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展理论创新,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开发与革新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主要参与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科研计划项目、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黄酒主要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的研究》;主持我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实践教学与新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机制研究》;先后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参编国家教育部食品专业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食品营养学》。
治学严谨,授课生动,被学院评为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受学生欢迎的满意教师。入选2006年度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姚超英 副教授
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会员,杭州市化工协会理事。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七年,先后担任《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中、高级分析工技能训练》等理论及实践课,教学效果良好,是省级《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在分析化学、环境保护与监测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讲课生动,实践动手能力强,2006年9月至11月担任了“华昌杯”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化学分析部分的指导教师之一,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包括国家级团体一等奖在内的7个一等奖和7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注重教改和科研工作,近年在国家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在教书的同时努力育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2年班级被评为先进集体。2001年开始担任学院绿色环保协会指导老师至今,社团2003、2004、2005、2006年度连续四年被评为“学院五星级社团”,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优秀社团”,2006年荣获下沙高教园区 “十佳社团”及杭州市市属高校“十佳社团”。
白志刚 副教授
艺术系服装教研室主任,《服装设计》专业负责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和服装设计及服装理论研究工作。
2002年曾任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中西部赛区副秘书长,组织举办中国中西部地区服装发展研讨会;担任“太可思杯”服装设计大赛评委;曾任2003年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中西部赛区评委、2004年北京国际服装高校“师生杯”服装设计大赛评委。
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厅、院级科研教改项目18项,其中:设计作品《黑白灰服装系列》1999年获省科委,经贸委优秀奖;《丛林密语》2001年获河南省科技厅,经贸委,省教育厅,科协二等奖;作品《灯光》2002年获河南省美术协会二等奖;作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1999年获河南省文化厅二等奖;设计作品《精灵》2000年获省科技厅,经贸委,科协,省教育三等奖;设计作品《深海》2001年获省科委,经贸委,轻工总会,省教委三等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2004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系统管理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完成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智能型服装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7年主持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与质量观的重构》;主持杭州市社科院课题《杭州城郊住宅建筑造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探讨》;以及主持完成院级科研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等。近年共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主编完成各类教材专著8本。论文《日本传统图案的表现特征》在深入研究日本传统服饰图案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日本传统服饰图案画面的构成要素,文章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装饰》。
吕伟德 副教授、花卉园艺高级技师
艺术系园艺教研室主任,《园艺技术》专业负责人,中国职教学会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花卉协会理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园林绿化职业高级考评员。
从事园艺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十五年,熟悉果树、蔬菜、花卉和农作物栽培技术,尤其在花卉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曾负责省级重点专业《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主持过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生态园林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负责过市农科教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工作、参与中央财政支助的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使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在专业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取得了跨跃性发展。
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成果显著,其《室内植物水培技术与应用研究》获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贰等奖;《水培苏铁》获浙江省精品盆花展销银奖;《梨品种翠冠及其栽培技术》论文获杭州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园林植物学》教学课件获浙江省第五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评比二等奖;获艺术系首届教学技能比赛第一名;获艺术系教师优秀教案第一名;负责的《花卉园艺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近三年来,主持研究项目2项:《园艺种苗智能化快繁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省教育厅)和《香味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与优质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余杭科技局);
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4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教材4本:《植物组织培养》(参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副主编)、《绿化种植设计》(参编)、《花卉学》(参编)及《水培花卉——植物水生诱变技术》(副主编)等。
2006年被选拔推荐为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陈燕萍 市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长期从事“两课”教育教学。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勤奋敬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以育人为己职,以良好的师德师范言传身教,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理解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社会与国家所发生的变化和所面临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充实、发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教学;注意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评教中多次名列前茅。其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列为杭州市重点建设精品课程。
历年来在学院组织的教学检查中,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
龚仲幸
学院师德标兵。2004年调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任教,近年来发表撰写论文:《浅析几种花卉的花器结构和杂交育种的方法》、《万寿菊杂交育种实验初报》、《花境植物材料及其应用》等。申请立项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色加工蔬菜杂交一代新品种选育及中试》、杭州市科技局种子种苗项目《几种新优宿根花卉与地被的微体快繁技术研究》,与杭州风景名胜管理处岳庙管理处的合作课题《花境植物的引种、筛选和配置模式的研究》,以及院课题《菊花的资源收集、应用和育种的研究》、《下沙地区几种盐碱地树种适应性试验的研究》等。
教学中热爱学生,严以律己,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受教师、学生的尊敬和喜爱。获2005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2006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家庭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入选2006年度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何艺 硕士
学院化工系实验实训室负责人,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冠军。
2005年8月进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任教。
具备良好的教师基本素质,善于启发式教育,授课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对课程的难点、重点把握准确,讲解时深入浅出,使知识更易为学生消化吸收,教学效果良好。2006年9月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1月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情况技能大赛省级优秀奖,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对主讲课程《仪器分析》进行了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期中评教中被授课班级一致评为第一。2006年9月至11月担任了“华昌杯”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仪器分析部分的指导教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包括国家级团体一等奖在内的7个一等奖和7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担任化学工程系实验实训室负责人以来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年来新建、改建实验实训室1500平米,受到学院好评。2007年该部门被评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并被推荐评选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
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
郑小飞 服装技师 浙江省技术能手
浙江省技术理事、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
在企业从事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服装设计、制作经验。毕业生服装展示会技术骨干;曾获2005年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时装设计(职工组)竞赛银奖、2005年“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第二届“祥盛杯”服装制作技能大赛服装制板第二名。2007年“杭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指导学生吴江英、黄张娣、陶琪靓等参加第二届“祥盛杯“服装制作技能大赛,其中吴江英、陶琪靓获优秀奖。
徐剑 服装技师
艺术系办公室副主任,杭州技师协会会员,设计师协会会员。
1995年赴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进修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缝制工艺。其后先后师承杭州市首批高级服装技师蔡仁浩、周鸿潮及钟松娟等服装工艺前辈学习工艺,擅长男西服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精于服装剥样、按图制版等技术。毕业生服装展示会技术骨干;2005年获浙江省服装技能大赛银奖;2006年获杭州市服装技能大赛制版一等奖。
杨龙女 服装技师
杭州技师协会会员、设计师协会会员。
先后师承杭州市首批高级服装技师蔡仁浩、周鸿潮及钟松娟等服装工艺前辈学习工艺,服装工艺技术过硬,教学方法生动,深受学生喜爱。毕业生服装展示会技术骨干;曾荣获2006年度杭州市“祥盛杯”服装技能大赛工艺组第一名;2006年度浙江省“巨鹰杯”针织行业服装制作工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丁林 服装技师
杭州技师协会会员、设计师协会会员。
1995年起从事服装设计制作,2001年起从事服装制作教学,先后师承杭州市首批高级服装技师蔡仁浩、周鸿潮及钟松娟等服装工艺前辈学习工艺,擅长不同体型变化及不同款式造型的服装打样、分版,并担任教材《服装设备与运用》的副主编工作。毕业生服装展示会技术骨干;先后荣获2006杭州市“祥盛杯”服装制作技能大赛服装团体第一名;2006浙江省“巨鹰杯”针织服装技能大赛T恤衫制作比赛二等奖;2006 “盖奇杯” 全国针织服装技能大赛T恤衫制作比赛优秀奖。
全日制在校生9951人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