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省级新兴特色(重点)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通过“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7年浙江省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学
1983年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合作创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我省最早设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准确的专业定位,完善的多平台支撑和稳定的师资队伍。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09年,确立为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支撑学科;2010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 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12年,成立国家级“恒生电子”实践教育中心(与恒生电子集团合作)。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际化专业,招收留学生,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国际化专业。
目前专业内有22名专职教师,十余名兼职教授与企业教师,师资结构科学合理,高级职称比例达66.7%,双师型教师比例达35%,博士及在读博士比例达到57.9%,具有国外经历的教师占52.8%。专业拥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才5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和“校青年骨干教师”3名。
专业内拥有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软件实习基地、微控制器与DSP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实验室、计算机(中澳)软件实验室等,基本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教学科研互动的实验室体系。并与十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
与德国、澳大利亚的4所高校合作办学,通过2+3项目、夏令营、短期进修等形式派出学生;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留学生班;半数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生活经验,开展多种形式各个级别的学术交流。
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现场
Q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学习(研究)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创新应用计算机知识来探索人类社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综合培养学生成为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军人才。
Q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数理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专业导论、离散数学、电路原理、计算机组成、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软硬件开发技术和工具课程包括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组件开发、C++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基于J2EE企业级开发技术、NET平台技术、Oracle数据库系统开发、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组织与管理课程包括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系统管理与维护、软件测试;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课程:数学建模、算法分析与设计、企业课程(电子商务理论及实践,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及实践等)。
Q3: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计算机的前提是喜欢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知识和技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潮流也令计算机技术有着独特的创新性;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甚至无法想象计算机技术下一秒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快速学习、吸收知识的能力。既要有创新思维,又要脚踏实地,靠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创新技术生根发芽。
Q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许多同学刚进入专业学习时,对计算机思维的理解感到困惑,计算机仅靠“1”和“0”两个数字就能完成所有数据的存储、运算和传输,对用算法描述现实问题感到困难。但在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后就能逐渐理解和运用计算机思维,体会计算机世界的奇妙。专业学习中,有些课程是双语授课,课外也要求进行英文阅读,最初会让学生感到吃力,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对渴望深造的同学来说,一定的英文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Q5:社会上是否有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误区?
有些人认为学习计算机是学习修电脑做网页,或者通过短期培训班也能完成专业的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计算机专业同学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但专业核心内容在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生活更美好。另外许多人认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随着年纪的增长,在计算机领域工作会越来越吃力,缺乏竞争力。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学到老,用到老”的专业,随着经验的积累,参与计算机工作将愈发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越是资深的项目主管或系统设计师越是能够高效地带领团队完成项目要求,越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则越能发掘技术的创新点。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方法来解决的?
计算机技术和理、工、农、医、文等多领域交叉,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如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应用、金融数据分析、医学诊断和图像分析、互联网+、物联网、视频监控、工业控制等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计算机与艺术相结合,发展出数字媒体、动画影视、游戏设计等方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Q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哪些职业种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部门与信息技术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移动互联、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与软件、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出国留学等进一步深造。就业率每年均接近100%。此外,计算机人才创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起步要更容易,取得的成功概率也要大很多。
Q8: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哪些优势?
我专业一直沿用学以致用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以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为依托,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和澳大利亚应用型办学经验,围绕“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信息技术领域开发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育人,实践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38.82%;实践实训环节中,引入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全程。专业坚持深入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紧密的、深入的合作,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有国际素养人才,实现在IT人才质量、数量和综合素质上的总体突破。近年来先后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德国布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学大学、德国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等高校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众多教师、留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互派,采用共同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吸引我的——(陈红叶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又是目前最有活力的学科之一,有着能够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世界的神奇本领,这也是吸引我当初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原因。不断地创新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大的特点,10年前我们想不到可以和世界另一边的人们实时低廉的通信,5年前难以想象我的学生团队可以制作APP开启创业之旅。创新也贯穿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中,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另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项目脚踏实地又丰富多彩;ACM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各类创业创新竞赛吸引了大量的同学从事算法研究,开展创业创新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给予了我们尽可能多的机会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给我的主要印象就是学习编程。学习之初,会感到课程很难、上课听不懂,而当你花时间认真去学习之后,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止是会编程,更多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查找资料、速学、模仿并创造。与之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魅力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容小觑。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软件想法,或是跟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创业,那么会编程写软件、写网站,将想法并付诸于实践,完成一个作品,绝对会是一段非常愉悦的经历。"Write the Code. Change the world." 这个标题是苹果WWDC上的一条宣传语,激动人心,就如同刚刚问世的AlphaGo人工智能程序,再一次让世界震惊。如果你也曾想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如果你内心里还有这样的冲动,那么就选择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吧。 (大四学生 韩林锋)
2016届部分学生毕业升学情况表
姓名 ![]()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