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院校系列:中山大学通识教育

学长经验  2019-04-12 19:25:17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介绍和分析

 

——中国的通识教育应不同与美国的通识教育,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把培养人作为本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去抓。


——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本科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而研究生阶段才是专业教育的场所。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相对来讲比较完善,通识教育的四大方面都有涉及到:通识课程设置、书院模式、学术沙龙和通识讲座以及实行助教制度、普及第二课堂。


 

一、通识课程设置

早年中山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共16学分。现已取消该模式,只把通识课程区分为核心通识和一般通识,要求学生分别修习8学分,其中核心通识的学分可以代替一般通识的学分。


此外,中大还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比如,历史系新开设的“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课程,就既是历史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可选修的通识核心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级起,中大开放跨专业选课制度,不同专业的同学可以修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学院的专业课程,跨专业选课的学分作为核心通识的学分。


 

二、书院模式

中大有一个特色学院——博雅学院,每年开学会在被各大专业录取的新生中招收学生,经过面试进入博雅学院,而学生也不再属于原录取院系和专业,实行四年不分专业的精英化博雅教育方案,贯彻跨学科跨领域教学,毕业后发给哲学(博雅)学士学位。


985院校系列:中山大学通识教育


(图为博雅学院2018级学生课程表)


相应地,博雅学院的学生学术方面的资源也会更多,毕业后大多会继续在文史哲等学科深造,进行专业教育。

 


三、沙龙和讲座

中山大学的讲座相对而言比较丰富,也乐于开放,除去每个学院自己举办的沙龙活动和通识讲座外,博雅学院还不定时举办面向全校的陈寅恪讲座、博雅讲座等,讲座预告被登在博雅学院官网,以供学生提前查看。


(博雅学院官网学术活动预告地址:http://lac.sysu.edu.cn/xzhd/jz01/index.htm


985院校系列:中山大学通识教育


(图为博雅学院官网上的博雅讲座预告及总结)


 

四、实行助教制度,普及第二课堂

中大目前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推行小班讨论制。例如300人大课要求配备10名博士生助教,每个助教负责两个小班(每小班15~20人)的讨论。但事实上,这种制度在实施方面有一定困难,由于博士生数量有限,在大课上,助教往往不够,一个两百人的大课通常只有两到三个助教。

 


五、最大难题

目前来讲,中山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最大难题在于校区太多难以管理。中山大学一共三校区五校园: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广州校区(东校园、南校园、北校园),老师在不同校区之间穿梭上课较为麻烦,而且中大学生太多,需要开设大量通识课程满足五校园的需求,要将每一门通识教育课做好面临一定困难。目前中大提出杜绝“三水”(课水、专业水、讲师水)现象,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六、中大通识教育特色对比分析

中山大学在通识教育上最大的特色是博雅书院,与清华的新雅书院等模式不同,博雅书院实行四年制的通识教育,主要修习文史哲及小语种方面的课程,课程难度比较大,但对文史哲感兴趣、想要读研深造的同学,博雅学院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中大给博雅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学术深造的机会,讲座沙龙层出不穷,有志于投身学术的同学不妨多关注博雅学院官网动态(http://lac.sysu.edu.cn/)。


除此之外,中大也建设了跨专业选课模式,方便同学们充分发挥兴趣爱好,了解更多学科的知识。


然而,中山大学的课程建设最大缺陷在于多校区,在进行跨专业选课时受到校区限制,可供选择的范围比较小,比如热门的金融管理类跨专业课程分布在珠海校区和广州校区南校园,让其他三个校区的同学们受到距离限制,不能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点在通识课体现地也比较明显。

本文地址:http://www.xuezhangbb.com/news/319

转载说明:文章《985院校系列:中山大学通识教育》由【学长帮邦】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标签


学长帮你填志愿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贴心的学业规划服务平台

复制 xuezhangbb01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相关文章


高考志愿填报工具
高考志愿填报

一键生成志愿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