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机电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是辽宁理工学院创办的工科系部之一,现已开设“汽车服务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4个专业。

全系现有教职员工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6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科学,德业并进,师风端正的优秀师资队伍。近年来,获国家、省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1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申报国家专利15项,学生申报专利1项。

机电工程系具有完善和先进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建有机械工程类实验室、焊接专业实验室、汽车工程类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培养,使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

机电工程系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教育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理实一体教学,推动产教融合;开展“融入式”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践基地,与天津力神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控股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长期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成果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解决学生毕业就失业的难题。

智能工程系:智能工程系是辽宁理工学院创办的工科系部之一,目前拥有“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个专业。共有在职教职员工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6人。近年来,获得国家、省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有1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智能工程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智能工程系现有:金工车间、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机电系统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机械拆装实验室、机器人工作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实验室等实验室、工作室,为学生搭建了完备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活动平台,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效果明显

智能工程系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智能工程系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信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成立于1999年9月,依据现代社会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对计算机类、通信类和网络商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努力创建特色和品牌专业。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职本)、电子商务和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在校生800多人。2018年又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1个新专业。

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3人,硕士以上学历21人。教师认真钻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丰硕,2人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8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最近四年主持省级教改立项5项,主持和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市级课题40多项,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信息工程系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坚持以“高素质、强技能”为目标,紧密结合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训式的教学模式,更具实用性、灵活性的教学计划,紧密衔接行业发展,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日臻完善。拥有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

信息工程系积极打造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建有软件实验室8个,配备思科和华为等主流设备的网络实验室2个,人工智能实验室2个,电子商务实验室1个,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学、实训、实习等校外基地和一个校内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聘请校外企业家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7人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并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为师生讲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我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获奖人数逐年增加、获奖层次逐年提高。仅近三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得奖项一百多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三等奖50多项,优秀奖多项,获市级奖项多项,获奖400多人次;并为学校获得优秀组织院校奖多次;获批1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8项。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考研率逐年提高,并有王丹丹等同学先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深造。

信息工程系全体师生员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不断探索。为打造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努力奋斗,为培养出更多社会亟需的科学技术应用型优秀人才继续努力

经济管理系:辽宁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现有在校生1800余人,教职员工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注册会计师2人,注册税务师1人;专任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为硕士学历,其中一人为博士学历。兼职教师10余人。经济管理系现设有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程造价等九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三个中职本科专业;一个会计(专科)专业。近年来考取国内研究生近400人,就业率达90%左右。

经济管理系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系里配置专业实训室3个,计算机90余台,模拟沙盘1组,专业实训软件7套,充分保证了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模拟训练;与北京“壹米滴答物流产业基地”共同建立了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统一安排,定期参加北京、上海、大连、锦州等地校外实习基地的专业实习,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济管理系本着“育人为本位,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学校开展的各类大学生“双创”竞赛活动,并多次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极大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014级学生段天曦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青春正当时》。

经济管理系通过知行测评规范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团活动与实践活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经济管理系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法系:文法系的前身是1999年创办的新闻系和法律系,于2004年7月合并为文法系。文法系现有五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法学。

文法系现有在校本科生800余人,专兼职教师60余人,近年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他们勤奋敬业,诲人不倦,教学科研硕果累累。2016年文法系被评为“辽宁理工学院先进党总支”、“辽宁理工学院先进教工党支部”。文法系是学生向往、教师敬业的地方。

为培养学生专业动手实践能力,系内创办了专业综合实践中心、非线编辑实践室、模拟法庭实践室等;校外与锦州电视台、锦州报社、多家法律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关系,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以适应社会需求。学团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锻炼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近年来学团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8项,省市级奖项113项,校内奖项180余次。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文法系学生考取研究生600余人,公务员60余人,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文法系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全系师生定会携手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外语系:外语系成立于1999年9月,现有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在校生505人,专兼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1人,占教师总数的67%。我系有4个教学研究室和10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担任专业英日语和全校公共外语的授课任务。

外语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展现出极高的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深受学生欢迎。我系教师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17项,主持参与省、市、院级科研项目6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7部等。

为贯彻学院“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我系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建设管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大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扎实的教风,并通过课程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思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养成,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处列举学生2016、2017年创新方面获得的奖项)仅2016、2017两年,我系学生就在"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0余项。

建系以来,我系不断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外语人才,就业方向也呈多元化:每年约30%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名校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10余人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很多毕业生还考取了教师、公务员、村官或成为了职场精英,在教育、科研、管理等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语系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既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们将砥砺前行,不断探索,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外语人才。

体育系体育系成立于2002年7月,前身为渤海大学足球学院,2003年原足球学院运动训练系与足球系合并成立体育系。体育系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和特聘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硕士学历6人,国家级裁判3人,一级教练员2人。基本形成了职称结构合理的梯队,年龄结构和研究方向配置合理的教学、科学研究队伍。

2017体育系学子硕果累累:在“YONEX羽梦之志”大赛中取得A组优秀奖,2017年“奥斯风暴杯”全国健身健美大赛个人第四名,2017年中国·沈阳国际跆拳道公开赛中荣获成年男子组74公斤级比赛亚军,2017年成功申请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2017年荣获第二十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辽宁赛区高水平组第七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佳绩。2017年学生参军入伍13人,参军率达9.6%,2018年考研率4.8%。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当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

艺术系:艺术系始建于2005年,现有环境设计、动画、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407人。现有专业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0人。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立项等5项,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完成校级教学改革立项近20项,1人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指导教师;2人被评为学院教学骨干。完成省市级科研立项10余项,横向课题1项;出版专著8部,获专利6项,发表核心及省级以上学术论文百余篇。

艺术系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创新团队。十余年来,我系以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己任,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为主线;牢固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优质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近年来,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多次在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取得佳绩,获省市级以上奖项80余次。其中在2016年“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聚艺设计有限公司创业计划项目”荣获金奖。十年来,共有近百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受聘在国内著名艺术设计企业和传媒公司工作。

艺术系立足于民族文化根基,将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融于学术研究和创新教育模式之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重点实验室
暂无
重点学科
暂无
可授予的学位
暂无
师资力量
暂无
学生人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