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一、公路桥梁系

公路桥梁系始建于1956年,设置于2003年学院成立之时,其前身为甘肃省交通学校路桥教研室、路桥专业科。成立以来,我系以服务甘肃交通,培养实用人才为己任,随着全国及甘肃交通事业的大发展而不断壮大,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硬软件设施大幅提升,专业品牌逐步增强,促进学院整体水平提升,在甘肃省教育系统及交通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及良好的声誉。

我系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双师型”教师25人,22人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读博士2人,其中付清华教授获得首届“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2人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10名教师被学院确定为专业带头人,多人取得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检测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证书。聘请行业一线工程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7人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有专兼辅导员14人,在校班级32个,学生人数1307名。

公路桥梁系开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桥工程检测方向)、道路养护与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五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近三年,公路桥梁系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央财政、省财政、融资等渠道筹资1200多万元,大力强化和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系内设有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公路桥梁系实验中心、道路桥梁工程训练中心及甘肃省首个桩基检测及路基路面综合实训基地等4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配置有多功能地质雷达、桩基检测仪、多功能液压压力机、旋转压实仪、车辙仪、三轴剪切仪等国内外先进装备,其中测量及检测技术装备处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系内设置国家第24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建筑材料试验工、养护工二个工种的职业技能考评室,开展中、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成34个校外实训基地。

公路桥梁系紧紧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理论够用、重在培养技能的交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全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精品课程建设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联合或参与完成的《寒旱地区混凝土开裂原因、防治技术及应用的试验研究》、《甘肃公路自然区划与环境参数的研究》、《寒旱地区耐久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等科研项目,分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甘肃公路地貌研究》、《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研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三个课题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1门院级精品课程;全系教师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在国家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

公路桥梁系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先后承担雷西、成武、天定水毁、十天、兰州南绕城等多条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检测任务,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勘测设计、工程咨询、监理检测等多类技术服务。仅2016年为全省公路工程检测人员提供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2000余人次,在甘肃交通行业形成较好品牌,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于2017年元月通过了公路工程综合乙级资质评审,为锻炼教师队伍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管理水平及岗位适应能力显著提高。

我系自成立以来,累计为交通行业和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绝大多数已成为甘肃公路建设和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骨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公路桥梁系毕业生突破行业、走出甘肃、面向全国,遍布公路交通、中铁局、中交公司、武警部队等,就业渠道不断拓展,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评价较高。面对新机遇,我们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勘察设计与试验检测为两翼,大力提升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实训,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公路桥梁系始建于1956年,设置于2003年学院成立之时,其前身为甘肃省交通学校路桥教研室、路桥专业科。成立以来,我系以服务甘肃交通,培养实用人才为己任,随着全国及甘肃交通事业的大发展而不断壮大,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硬软件设施大幅提升,专业品牌逐步增强,促进学院整体水平提升,在甘肃省教育系统及交通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及良好的声誉。

我系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双师型”教师25人,22人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读博士2人,其中付清华教授获得首届“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2人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10名教师被学院确定为专业带头人,多人取得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检测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证书。聘请行业一线工程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7人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有专兼辅导员14人,在校班级32个,学生人数1307名。

公路桥梁系开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桥工程检测方向)、道路养护与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五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近三年,公路桥梁系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央财政、省财政、融资等渠道筹资1200多万元,大力强化和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系内设有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公路桥梁系实验中心、道路桥梁工程训练中心及甘肃省首个桩基检测及路基路面综合实训基地等4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配置有多功能地质雷达、桩基检测仪、多功能液压压力机、旋转压实仪、车辙仪、三轴剪切仪等国内外先进装备,其中测量及检测技术装备处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系内设置国家第24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建筑材料试验工、养护工二个工种的职业技能考评室,开展中、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成34个校外实训基地。

公路桥梁系紧紧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理论够用、重在培养技能的交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全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精品课程建设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联合或参与完成的《寒旱地区混凝土开裂原因、防治技术及应用的试验研究》、《甘肃公路自然区划与环境参数的研究》、《寒旱地区耐久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等科研项目,分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甘肃公路地貌研究》、《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研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三个课题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1门院级精品课程;全系教师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在国家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

公路桥梁系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先后承担雷西、成武、天定水毁、十天、兰州南绕城等多条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检测任务,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勘测设计、工程咨询、监理检测等多类技术服务。仅2016年为全省公路工程检测人员提供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2000余人次,在甘肃交通行业形成较好品牌,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于2017年元月通过了公路工程综合乙级资质评审,为锻炼教师队伍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管理水平及岗位适应能力显著提高。

我系自成立以来,累计为交通行业和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绝大多数已成为甘肃公路建设和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骨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公路桥梁系毕业生突破行业、走出甘肃、面向全国,遍布公路交通、中铁局、中交公司、武警部队等,就业渠道不断拓展,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评价较高。面对新机遇,我们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勘察设计与试验检测为两翼,大力提升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实训,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汽车与筑机工程系

汽车与筑机工程系创办于1979年,迄今有近40年办学历史,是甘肃省最早开办汽车类、工程机械及电梯专业的职业院校。2003年底被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承担汽车运用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全国63所院校之一,是甘肃省唯一一所承担此项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汽筑工程系被甘肃省职成协会聘为全省高职高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组组长单位;2014年,加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自2003年学院升格以来,汽筑工程系已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千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公路、铁路、石油、城建和省内外汽车制造、营销、维修行业,从事机械设备操作与管理、电梯维护和汽车营销、维修等技术工作。从甘肃省人社厅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来看,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

汽筑工程系开设汽车、工程机械、电梯三大专业方向,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10个专业方向40个班级,在校生16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20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园丁奖”获得者1人,交通运输部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院级教学名师3人。有3名教师在全国、全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近年来,主编、参编1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省部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省级立项科研课题7项,其中有3项成果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先后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项,居同类院校前列。

2010年以来,汽筑工程系先后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形成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空调、液压技术、机械原理、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电梯技术等10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室,目前学院正在新建6000余平米的汽车实训大楼,预计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与中德诺浩教育集团、奇瑞汽车集团、兰州富川电梯有限公司、甘肃鸿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甘肃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近2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13年与中德诺浩教育集团合作开办了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中德诺浩汽车技师班”,2013年与兰州富川电梯公司联合举办了“富川电梯”订单班,2015年与奇瑞汽车集团合作挂牌成立“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奇瑞人才培养学院”,并联合开展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方向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同时与兰州盛世宏达汽车维修公司合作建设了集技术服务、教学实训与科研一体的“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服务中心”;与比亚迪汽车集团合作建设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2014年以来,汽筑工程系与省内4所中职院校合作,开展了“中高职直通车”人才培养试点工作。2015年又与兰州城市学院联合开展了“高职-本科”3+2一体化联合办学,拟定招收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方向)20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三、管理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现开设物流管理、会计、连锁经营管理、旅游管理、保险(金融保险方向)、空中乘务(航空服务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百度电子商务班)7个专业,在校生1400余人。管理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21人;“双师型”教师20人,教师总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目前学院已合计投入近1250万元,为管理工程系组建了多个专业实训室,还在省内外建立了多个实习、就业基地,如中铁集团、顺丰速运、华联集团、九州通药业、宅急送物流公司、甘肃省运管局、甘肃省公路局、省路桥总公司、三和通物流公司、兰州中川机场、甘肃省民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汉庭连锁酒店、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可供管理系学生实习和就业。

管理工程系物流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并与顺丰速运股份公司签订了“顺丰订单班”,专为该公司培养基层管理人员。空中乘务专业为我院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合作开办,凡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并顺利毕业的学生,由东方领航教育集团推荐就业。物联网专业与百度营销大学和北京华文商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百度电子商务班”,首创“依岗施教、工学融合”教学模式,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即工作、实训即就业、毕业即创业”的一站式培养。会计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业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机构和职称结构搭配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工程系是“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以来为甘肃省培训鉴定快递人员1400余名。

管理工程系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已在本省和全国20多个省的数十家大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前景十分看好。

四、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现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共七个专业,划分为计算机应用和ICT(信息通信技术)两大专业群。2010年我院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甘肃省第一家“H3C网络学院”,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1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2016年通信技术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2016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院级教学团队。2013年6月,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共办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双方共同投资1032万元,创立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基地,2014年7月9日,该实训基地被遴选为全国首批十家“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之一。2015年10月,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在我院挂牌成立。2015年11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高标准、高规格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建成智慧校园云平台,并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2015年12月,我院被中央电化教育馆遴选为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之一。

信息工程系根据职业教学的需要,不断加大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形成了具有办学特色的面向职业岗位的教学体系。目前我系有2个网络学院(H3C网络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1个电信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4个IT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ACAA认证考试中心、普尔文考试中心、ATAC认证教育中心)。校内建成的实训室有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中小企业网络构建实训室、高性能园区网构建实训室、光通信实训室、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含有5个分项实训室)、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实训室等。

截至2017年3月,信息工程系有在校生1370人,专兼任教师总数48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2.72%。多位教师取得高级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WLAN技术专家、视频监控技术工程师、云计算售前专家等多项认证。师资团队能胜任主干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有一定的了解,既能指导实践环节的训练,又能开展企业项目开发。

多年来,信息工程系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如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师生在竞赛中锐意进取,取得了bu’fei不斐的成绩。2015~2016学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中获团体三等奖;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创新创效创业决赛中,“走万里丝绸路品陇上十三宝”项目获得特等奖(全国共29项),“互联网+智慧社区”项目获得二等奖;在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甘肃选拔赛中,网站设计、网络系统管理分项分别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信息工程系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展现了信息工程系师生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

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信息工程系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NetApp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兰州分公司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了“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完善了学校和企业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学生高质量就业。

五、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主要承担全院各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生文化修养、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全校学生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国家学生体质将康标准》实施工作。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助教以下职称14人。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知识结构优化、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下设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人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体育教 研室、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各教研室各具特色,创造性地实施着全院各系的公共课教学任务及本部的专业教学任务,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重点实验室
暂无
重点学科
暂无
可授予的学位
暂无
师资力量
暂无
学生人数

≈6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