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临床医疗系

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成立于2003年7月,现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五个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是我校首轮升本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于2016年2月16日通过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审批,将于今年开始招生。

临床医学系目前共有学生3000余人,设有党总支、团总支、学生会三个党团及学生组织。有篮球协会、医苑文学社、武术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反射弧乐队等多个学生社团。有包括郑州153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内的6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

近年来,临床医学系连年获得“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团总支”等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 “平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平凉市优秀团干部”称号。在2011、2012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临床医学系“遗传优生咨询服务团”、“口腔疾病调查小分队”三次被评为优秀团队,5名学生获优秀个人奖,2名教师获优秀指导老师。50多名学生在甘肃省第八、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10余项。6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10多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名学生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学生干部”。

临床医学系每年组织开展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篮球赛、毕业生联谊会、师生书画展、国学知识大赛、演讲比赛、武术交流大会等校园文化活动。每年通过专升本考试、甘肃省大学生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就业考试及其他各种途径就业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踏实肯干,许多已成为各个基层医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护理系

护理系成立于2003年,开设护理和助产专业,其中护理专业在2008年被批准为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系办公室有齐全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系教学督导组调研教学质量;设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三个教研室;有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及研究基础,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师资队伍,承担《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行为学》、《急危重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近二十多门本科、专科教学任务,其中,《基础护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全系现有教师36人,外聘教师27人。教师发表论文约100余篇;参编高职高专规划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概论》、《内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外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教材及教辅资料;参与省市教科研课题13项;多人获省、市、校级优秀教师称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现有全日制在校护生3000余人,就业率在全省同等院校稳居前列。毕业生具有学历证书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双证书”获取率为95%。

拥有兰大一院、兰大二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近70家教学科室齐全、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现代化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护理系现有责任感强的学生管理队伍,班主任近40人,他们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启迪学生共同完成学业,多人获得省、市、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我系学生杨艳在新疆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由我系教师指导的《向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张晓学习》获全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在甘肃省第二届大运会期间,我系薛艳艳同学在女子400米决赛中获得了银牌。护理系学生会设置学习部、体育部、文艺部、纪检部、宣传部等,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指导下,架起学校与学生交流平台。

◆中医药系

中医药系成立于2006年1月,设有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医临床教研室、药学教研室三个教研室。全系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行政兼职5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两人,硕士研究生11人,“双师型”教师8人。《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本系设有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四个专业,目前有在校生700多人。全系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承担教育教学及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中医药系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过程中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变化,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办学思路,根据社会对人才能力和技能的要求,积极开展与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的合作办学,使我校的药学、医学教育成为特色专业,为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中医药系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切实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已与本省市新疆、广东等地多家制药企业、药业公司及医院、药检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教学及人才培养和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

◆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是2003年7月成立的二级教学管理部门,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下设病理、生理、药理、生物、生化、人解、病原7个教研室和4个教学团队。共承担11个专业、3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病理教研室还长期承担了对外临床病理检验工作,社会声誉良好。

现有教师5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2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7人;一级学科带头人1人,二级学科带头人6人,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

部门始终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的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的宗旨。2003年以来,有6人次在省级教学竞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近50人次在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9次获校级教学竞赛团体一等奖。

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30余人主、参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发行的全国规划教材50余部。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9项。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20余项,20余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教师中先后有4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园丁奖”等省部级奖励;3人(次)分别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平凉市“第三批优秀科技人才”和平凉市“222人才工程”;16人荣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五一巾帼奖”等地厅级奖励。

14人为中华医学会会员;3人担任各级各类学术刊物的编委、理事;7人先后兼任平凉市中级职称评审会委员;1人兼任平凉市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公共课教学部

公共课教学部是2009年1月成立的二级教学管理部门,以教学、科研为主体。下设英语、体育、数理化、思政、文学艺术、招生就业、心理、军事理论共八个教研室和五个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任务, 并参与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

现有教师75人,其中副教授17人;硕士研究生28人,在读博士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二级学科带头人12人;校级精品课程2门。

公课部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做好团队建设各项活动。自2009年以来,有25人次在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连续5次获校级教学竞赛团体二等奖,先后多次荣获“年度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实用高职英语教程》、《有机化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25部教材。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24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教师中先后有20余人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2个教研室先后曾获校级“优秀教研室”称号。

◆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是2003年7月成立的二级教学辅助部门。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管理人员3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

中心下设解剖实验室、化学生化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药学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护理实训室、中医实训室、临床实训室、临床检验实验室、口腔实验室和影像实训室等12个专业或综合性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约20000余平方米,有92个学生实验室、16个准备室和2个大型标本陈列室。承担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11个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

近三年来,学校共投入1000余万元,着力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目前,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网络化检体诊断教学系统、交互手段丰富的数码显微镜室和以RM6240C型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为主的微机化机能实验室;扩建了包括外科手术、内科仿真、心肺复苏、妇儿实训室等教学实训设备完善的临床实训室;按照现代医院标准,建成了护士工作站、重症监护室、模拟病房、示教室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护理实训基地;新建了500余平方米的人体科学馆及中药标本馆;口腔、影像、康复、临检、针推、药学、中药等实验(实训)室场地宽敞,设备先进,配套完善,完全能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

实验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拥有一支满足医学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实训师资队伍;创建了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中心

甘肃医学院信息中心成立于2003年,下设信息中心办公室、计算机教研室和计算机教学团队。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应用的部门,主要负责校园网的运行与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以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为己任,为全体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信息中心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现有正式编制人员19人,外聘工作人员3人,核心技术人员学历均为硕士以上,形成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勇于开拓创新、团队意识极强的信息化骨干队伍,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中心以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以万兆光纤为主干,分别与办公楼、图书楼、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连接,办公机实现千兆交换到桌面,集中用机分布在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录播室、语音室等。楼内汇集了校园网、数据中心、托管、高性能计算机等设备机房,配备功能完备的运行监控中心和优质的用户服务环境,为管理、开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成为学校数字化大学建设管理、运行服务、技术开发和研究试验的基地。多年来信息中心逐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团队,稳步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成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校园网络,为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基础应用平台,业务系统建设和数据整合共享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FTP下载、视频点播、教务在线、精品课程、网络认证日志管理系统、网络行为监控系统等得到良好应用,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尤其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科研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和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实验室

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66.87万元,建有网络检体诊断室、护理实训室、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口腔实训室等89个现代化医学实验室及信息技术实验室;成立了平凉市皇甫谧研究院、平凉市崆峒学研究院、平凉市崆峒养生文化研究会、平凉市皇甫谧陇药研究院、甘肃医学院中医药研究中心5个市级研究机构;校图书馆馆藏图书91.96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816种。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学院还构建了完善的文献资源、网络视频教学、电子阅览等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学院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其中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平凉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原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学院还拥有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80所,其中包括兰州陆军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设有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分中心、平凉市第十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重点学科

临床医学、护理、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基础护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基础护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诊断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被财政部列为高职高专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66.87万元,建有网络检体诊断室、护理实训室、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口腔实训室等89个现代化医学实验室及信息技术实验室;成立了平凉市皇甫谧研究院、平凉市崆峒学研究院、平凉市崆峒养生文化研究会、平凉市皇甫谧陇药研究院、甘肃医学院中医药研究中心5个市级研究机构;校图书馆馆藏图书91.96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816种。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学院还构建了完善的文献资源、网络视频教学、电子阅览等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可授予的学位

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中医药系和信息中心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康复治疗学6个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11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16各省(市、自治区)招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4人,高级职称185人(其中正高职称4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52人,其中博士8人。同时,学院还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聘任了10名院士和49名博士为我校兼职教授,定期来校开展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教师中有184人分别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园丁奖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生人数

学院位于钟灵毓秀的天下道教第一名山——崆峒山东麓,泾水河畔,占地面积805亩,建筑面积22.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6亿元,现有28个党政及教学科研机构,教职工1236人(含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462人,其中本科生40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