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 | |
自动化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物联网工程 | |
软件工程 | |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机电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车辆工程 | |
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机械电子工程 | |
工业工程 | |
土木工程学院 | 工程造价 |
土木工程 | |
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 | |
铁道工程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水利水电工程 | |
工程管理 | |
工程力学 | |
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运输 |
交通工程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物流管理 |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工程 | |
应用化学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 |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体育部 | 会计学(高水平运动员) |
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法语 | |
西班牙语 | |
阿拉伯语 | |
葡萄牙语 |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动画 | |
绘画 |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
数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物理学 | |
统计学 |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测绘工程 | |
地理信息科学 | |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三职生)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校科技工作坚持面向社会需要,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重视提高科技竞争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在光电智能控制、交通信息、工程热物理、车辆动力学和高原冻土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截至目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了新发展,学校已建立了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自1978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以来,我校学科学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基本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发展。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为起步阶段, 90年代初到上世纪末为缓慢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在国家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和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大形势下,我校学科学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入快速增长期。通过第八、九、十、十一批学位点申报,几代兰院人的辛勤耕耘和积极开拓终于结出了硕果,我校学科学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明显成效。2003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的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也一举成功。 2006 年,实现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零的突破,学科学位建设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
我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其中17个为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5个(包括20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和1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目前我校研究生培养具有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而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完善,既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美术、艺术设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还有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和高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等多种类型。另外还有来华留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6 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我校的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不经过全国统考,由学校推荐直接攻读硕士学位。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9 个,其中包括17个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和 2 个培育一级学科。2007 年,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获得设站资格,并于2008 年招收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2009年,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又获设站资格;2012年,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批。截至2014年4月,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研究人员8名,在站研究人员15名。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涵盖了工、理、经、管、文、农、法、艺术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6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涵盖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在职工程硕士、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