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42所实习医院、18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41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
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省级科技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99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省级科技奖99项。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国家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2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实验动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3个。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药学、康复治疗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实验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眼视光学、儿科学、精神医学、康复作业治疗、康复物理治疗、助产学、眼视光医学、应用心理学、假肢矫形工程、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工作等、运动康复
学校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目前有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在编教职工6222人(校本部1586人,直属附属医院463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6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0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4人,副高级职称262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55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9人入选,省级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2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全国百名优秀医院院长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6人。荣获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1人,高等学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带头人14人、后备人才32人,省级教学科研带头人10人,聘请兼职知名专家及两院院士47人,其中两院院士13位。 |
全日制在校生18333人,其中本科生13806人,硕士研究生2974人,博士240人,留学生522人,专科生791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24189人。 |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