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介绍
软件学院位于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金龙校区,是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二级院系,以培养适应IT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和服务于库区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
软件学院下设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制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为校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教师7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后、博士6人,硕士3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60%,双师型教师达88%,在校生近3000人。
院系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部分专业中试点BTP项目式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工学结合,先后与重庆上善云图、重庆达内、广东星艺装饰集团、重庆安艾艾迪等企业开展校企联动,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院系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型人才。我院10名学子留学韩国、菲律宾,50多名学子就业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目前学院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8所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为我院学子出国留学、就业、交换生等提供多形式的国际交流。
院系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有特色的办学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学生参与开发软件产品20余项,在数学建模、蓝桥杯软件设计、花儿杯广告设计、数字媒体等大赛中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30多项,获得省市级各类先进表彰200余人次。
电子工程学院介绍
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现有在校生近2500人、专业教师4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0人、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30人、聘请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及领导等兼职教师50余人。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共八个专业,涵盖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智能安防五大专业门类。
我院各专业均有较完备的校内实训条件(实验室),现有电子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室、传感器检测实训室、电子产品创新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管理实训室、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室、智能消防实训室、停车场管理模拟实训室、智能楼宇监控实训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等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实训室(中心)十余个。特别是我院建设完成的智能楼宇实训中心是目前重庆最先进的实训中心之一。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2000余平方米,包括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控实训室、汽车整车检测与维护实训室及汽车综合仿真实训室五大部分。我院与重庆同登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针对移动通信技术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企业)的直接接轨。
我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华晨鑫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公司、重庆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万州运输总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基地)、苏州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及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院与重庆长平机械厂合作开发的“CP3318型喷涂机”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我院为重庆市万州区自强木业有限公司独立开发的“自动齿块铣榫头机”的项目解决了企业重大生产性问题,获得使用单位的高度肯定。
我院教风严谨,学风优良,近年来,我院共2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近150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参加全国和重庆市高校学生技能大赛,荣获国家和省级10余项奖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很多学生已成为企业骨干。
经贸学院介绍
经贸学院是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培养终端管理人才的二级院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现设有经济信息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保险、商务管理、统计与会计核算、投资与理财、旅游英语、酒店管理、社区康复、连锁经营管理13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为省(市)级重点改革试点专业,电子商务为国家紧缺人才定点培养专业,在校学生2700余人。
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开放性”及“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学院不断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现有专兼职教师7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技能培训师20余名,逐步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逐步建立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该院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实践“73-73-55”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近年来,学生知识、技能、素养明显提高,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奖项,2011年2个参赛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数;20余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与深圳东迪欣公司、西安诺信集团、沃尔玛西南公司、中天集团、三峡国际旅游集团等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贸学交替、任务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模式,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且部分毕业生迅速进入企业高管层。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成才,为了让学校以学生扬名,在德澳集团总裁、重庆信息学院院长徐九庆博士指示下,经贸学院承担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总裁助理实验班”创办工作。这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卓越的品牌打造计划、精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是办特色高等教育、培养紧缺人才之举。
经贸院系全体师生员工正以求真务实之作风、奋发有为之热情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努力为实现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表演艺术学院介绍
表演艺术院系(奥斯卡院系)现设有音乐表演(幼儿教育)、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专业,是重庆市万州区首批的综合院校艺术学科。我院现有学生336人,专业教师20余人。拥有现代化的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场所,建有表演艺术大楼一栋,分别设有音乐大厅1个、舞蹈排练室3个、理论课教室4个、电钢琴教室1个、琴房17个、服装间1个、原创音乐工作室1个、行政办公室3个,所有教学场所皆投入使用,在整个重庆市处于领先水平。教师队伍结构较合理,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4人。
我院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师生多次参加全国和重庆市高校学生技能大赛,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40余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很多学生已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骨干。多样化的就业渠道,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了多种去向,解决了许多学生棘手的就业问题。我院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不断向外界推送艺术人才,利用多种合作关系,将人才铺设在更高的平台上。今年,我院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又迎来了质的飞跃,使一部分艺术类人才的薪资水平得以提高。
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等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软件技术为重庆市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市级教改试点专业。
通过国家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必须至少获得两项及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技能认证;高职(专科)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普通高校毕业证书;专本衔接毕业生成绩合格者,由衔接院校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本科文凭,国家成人学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特色班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本科毕业后可以考研、读研。
学院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具有教授和博士领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师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396人,兼职教师68人。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12人;专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者278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研究生或硕士及以上学位者67人,其中博士(后)10人。
学院在校近10000名学生,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不仅有汉族学生,还有壮族、布依族、白族、苗族、回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侗族、蒙古族、藏族、满族、维吾尔族、土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各省各族学生在校文化共享、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