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学院
园林园艺学院2019年招生专业有园艺技术(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三二分段培养)、茶艺与茶叶营销、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其中园艺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广东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获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社会能力建设专业,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中央和广东省财政支持的省级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应用型茶叶技术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广东省现代园艺园林公共实训中心。
学院专任教师36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多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近3年,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共30多项,获得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项10多个,发明专利5项以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各类专业著作10多本。
园林园艺学院积极推行与行业、协会、科研单位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建设了配套完整的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立了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棕榈园林学院”,与南海上谷茶庄合作开办茶叶收藏馆。培养的学生受到园艺、茶业、园林、环境艺术、建筑施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园艺技术专业2002年毕业生黄海燕被评为广东省2009年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
学院学生在近几年全国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数十项奖励和荣誉。获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奖项有: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获“艺术插花”一等奖(2010年),“植物组织培养”二等奖(2011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园林景观设计”一等奖(2012年),二等奖(2016年),“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二等奖(2018年);茶艺专业学生获 “中华茶艺技能”二等奖(2013年)。获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奖项有: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获广东省高职院校组合盆栽比赛一等奖(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广东省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赛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组织培养大赛一等奖2项(2016年);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先后获得省级“中华茶艺技能”、“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广东省“和谐杯”室内设计手绘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一等奖(2016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广东省选拔赛“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一等奖(2012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赛项一等奖(2017年),2017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赛项二等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三等奖(2017年)。学院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景观设计、中华茶艺技能等赛项。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设立于2018年7月,其前身是设置于2001年的生物技术系,是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农业与生物特色)的主要学院之一,现有在校生规模1200多人。
学院紧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目前开设有药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药品生物技术(与韶关学院三二分段培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与营销)、商检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化妆品技术(化妆品技术与营销)、烹调工艺与营养等专业(方向),已形成以食品、药品、化妆品行业领域为主线,培养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及市场营销等重要岗位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及专业群。其中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原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是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商检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广东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是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赛项(2012-2015年度)承办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100%,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95%以上。拥有南粤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立项建设教学团队(生物技术及应用教学团队)1个。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完善。先后购置了数码生物显微镜、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计、PCR仪等先进教学设备;建设有基础化学、微生物技术、生化分离、发酵技术、食品加工、食品检验、化妆品技术、药剂、仪器分析、美容化妆、精密仪器等20多个实验(训)室,及建有啤酒生产、酸奶生产、焙烤加工、烹调技术、饮料生产、生产性食品检验、发酵中试、食用菌栽培等院内实训基地。还建成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0多个,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学院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院学生党支部和团总支、学生会为平台,班级、团支部为活动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拥有美食文化协会、创新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些年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人数达50多人次。毕业生备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多年高于广东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院部之一,现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饲料与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技术4个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是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及广东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是广东省品牌建设专业。
现有教师36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4人;其中有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东省肉鸽协会会长1名,学院教学名师3名,10名教师有海外培训或访学经历。近5年教师团队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聘请了40多名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了“宠物医院院长”讲师团、“畜牧兽医企业高管”讲师团。
畜牧兽医实训基地先后得到中央财政支持和省财政支持建设,现建有动物生理解剖、动物病理药理、动物疫病诊断(P2标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繁殖等8个校内实训室,及动物医院、宠物养护与美容、家禽繁育等3个生产性综合技能实训中心,现有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与温氏、海大、旺大、傲农、长隆、芭比堂、瑞派光景等30多家畜牧业上市公司、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宠物医院等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动物科技学院积极实践“教育为社会服务,教学为求学者服务”的理念,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创新,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致力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动物科技学院各专业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商贸与外语学院
商贸与外语学院现有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国际商务、移动电商七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561人。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是省级重点培育专业,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系面向各类公司、企业培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方面的应用型管理及涉外服务人才,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在校就读期间,我院还为学生提供专科升本科的渠道,为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商贸与外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19%,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3%,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占80%;拥有近30位具有多年企业国内外经营管理经验的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师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
商贸与外语学院各专业都建有专业性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室。如:商务综合模拟实训室、商务实训商场、商务摄影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外贸单证与函电实训室、报关仿真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市场调查中心、电子商务实训室、多功能语言实训室、跨境电商实训室等。与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涵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各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平台。
商贸与外语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院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许多毕业生在商贸领域创新创业成绩斐然,多位毕业创业公司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并获得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广东省挑战杯金奖等多个奖项的荣誉。本学院各专业针对业岗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开展专业技能实训、职业技能比赛、跟岗实习等,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专业技能比赛中都有优异的表现,获得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全国外经贸院校学生外贸技能竞赛、广东省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外研社杯、岭南杯写作比赛等赛事一、二等奖多项。在校期间,学生还可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如:“阿里巴巴能力证书”、“跨境电商从业资格证”等,证书的通过率平均达到90%以上。
商贸与外语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辩论赛、商务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人文艺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具创新创意、专业扎实、有人文艺术素养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特色学院之一。目前开设有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文秘、文化创意与策划等四个具鲜明特色和发展优势的老牌专业。其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和文秘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现有在校生约650人。
人文艺术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多名。专任教师当中,高级职称教师6名,占26%;中级职称18名,占78%;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100%;有“南粤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技术能手”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已形成一支素质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适应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和发展的教师队伍。
人文艺术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完备。建有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含视觉艺术设计工作室、苹果图形图像实训室、名师工作室、视觉影像工作室、数码输出实训室;建有绘画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摄影室、雕塑室、影视制作实训室等20多间专业实验实训室;建有原画设计、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编辑、秘书事务所、创新创业工场等工作室,集教学、生产、技术创新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满足学生直接参与竞赛或企业项目设计,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职前培训。与三十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平台。
人文艺术学院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素质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家奖奖励5项、省级奖励180余项、校级奖励50余项;获专利授权2项;参与企业项目320人次。2018年度,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18人、国家助学金95人。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四个专业,在校学生1000多人,各专业平均就业率98%以上。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教学理念先进。倡导“素质为本、能力为源、创新为泉”的教育理念,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论实用、能力突出、岗位胜任”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行“基于工作过程”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现代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校内专兼职教师40多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13人,硕士学历学位教师占95%,双师型素质教师占100%,大部分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评员资格。同时,还聘请20多位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教学条件优越。建有工业机器人、电子电路、单片机开发、嵌入式系统、网络互联、网络安全、数据库开发、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一批专业实验实训室;还与十多家企业在校内合作共同建立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每个专业都建有设计工作室,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及其相关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实践锻炼平台;与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平台。
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教育成果丰硕。强化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近三年,累计完成企业项目40多项,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0项、省级156项,获得实用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业特色鲜明的各项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曾名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创办于1991年,现有在校生超过两千人,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会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投资与理财等7个专业、5个教研室,其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会计、物流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校级示范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建有一支“人才培养双师型、社会服务专家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院级教学名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20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6人;同时具备注册会计师、高级物流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资格的“双师型”教师26人,兼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近30人;建有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咨询”团队和“财务服务”团队。此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中共党员队伍担任学生专职辅导员。
经济管理学院构建 “互联网+课程”平台,开展以项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建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课等15门。学生专业技能优势明显,在国、省、校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搭建的“职业教育立交桥”成绩喜人,学生通过“专插本”考入本科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多。
经济管理学院实践以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为主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校内外互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开设有教育部“连锁经营管理宝岛眼镜学徒班”和“龙光班、“时代班”、“友琪店长班”、“百果园店长班”、“佛山万科班”、“华润班”等6个订单班,还与中国光大银行、苏宁云商、广东宝岛眼镜有限公司、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天虹股份有限公司、星巴克(中国)、首旅如家、百胜中国等四十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有物流管理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德邦物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建有“1里驿站”大学生校内创业基地等。
经济管理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党支部和团总支、学生会为平台,以班级、团支部作为活动主体,以艺术团和工商企业管理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会计电算化协会、连锁协会、物流协会、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协会以及沙盘协会等社团为抓手,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适岗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各专业就业率都在98%以上。
经济管理学院秉承“砺志修德,强能善技”的校训,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职业岗位技能、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