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01、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

02、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

03、护   理    系:护理、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口腔护理)

04、国际护理系:护理(英语护理)、护理(日语护理)、护理(德语护理)

05、药学检验系: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营养、食品检测技术

06、医学技术系: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重点实验室

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完备,建有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药学、检验、影像等基础医学实训中心以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口腔、五官等临床医学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9万余平方米,各类实验(训)室160个,每个实训中心至少能容纳200余人开展实验实训课程,完全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及临床专业各课程实验实训教学需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9645.2万元。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价值3057.89万元,拥有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动物心电图仪、临床穿刺仿真训练平台、智能化胸部检查教学系统、智能化模拟人、ICU-高级综合模拟人、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拟系统、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等主要仪器设备。

 

 现具体介绍如下:


    实验室名称:解剖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解剖实训中心是我校重点实验中心之一。承担《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等科目的实验教学及标本制作工作。建有甘油标本陈列室、局部标本陈列室、断层标本陈列室、四肢肌肉血管神经标本陈列室、模型陈列室、解剖实验室、准备室、挂图室、尸库等。有局部标本687件,断层标本355件,血管铸型标本53件、全身整体甘油标本14具、骨标本1500余块,配有开放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总价值100多万元。

    实验室名称:基础护理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基础护理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指定的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点。现有使用面积600余平方米,下设4个护理操作训练室,训练床位40余张,阶梯示教室,可同时容纳三个教学班级示范操作;模拟病房设立标准病室、准备室、抢救室、治疗室、护士站。实验室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多功能护理模具、抢救车、多功能护理车、全能呼吸机、示教多媒体投影摄像系统、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等先进的全套基础护理实验设备,还有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全功能急救人模型、全功能护理人模型、带警示臀部肌肉注射训练以及对比模型、经典成人气管插管模型、成人缝合练习手臂及各类注射、穿刺、导尿、洗胃鼻饲、灌肠操作、瘘管造口术、气胸处理等多种仿真模型,实验设备总价值200余万元。承担着《基础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科目的实验教学任务。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最接近真实的护理技能训练环境。


护理实验室走廊

静脉穿刺手臂模型

模拟病房
       
    实验室名称:临床护理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设有诊断实验室、内科护理实验室、外科护理实验室、妇产科护理实验室、儿科护理实验室、五官科护理实验室等,拥有胸、腹部检查综合训练实验系统22套,配有心肺复苏模型人、全身多功能模型人、全功能创伤护理模型人、腰椎穿刺模型、动脉穿刺模型、高级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型、妇科检查模型等模型67件。有B型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除颤器、多功能手术床、循环密闭式麻醉机、示教手术显微镜、呼吸机、胎儿监护仪、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婴儿培养箱、蓝光箱等设备35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均配有开放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设备总价值100余万元。承担着《诊疗技术》,《内科学》,《内科护理学》,《急救》等科目的实验教学任务。使护理、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各项相关的操作技能,更能适应毕业后的护理和临床工作。


多功能创伤护理模型

胸、腹部检查综合训练实验系统
        
    实验室名称:口腔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口腔实训中心是我校重点实验中心之一,1988年由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成立,近年学校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现有口腔综合实验室、口腔临床实验室、口腔技工室、铸造工艺室、烤瓷工艺室、口腔标本陈列室等8个实验室。配有口腔综合模拟实习系统21套,有综合治疗椅、牙科治疗机、高频离心铸造机、烤瓷炉、移动式齿科X光机、电脑温控烤蜡炉、电解抛光机、喷沙机、牙用涡轮机、进口技工马达、湿喷砂机、石膏修整机、琼脂搅拌机等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50多万元。承担着《口腔临床》,《口腔材料》,《可摘义齿修复学》,《固定义齿修复学》,《口腔正畸》,《口腔美学》,《口腔保健》等科目的实验教学任务。通过在口腔实训中心的实践学习,能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口腔操作技术,具有更好的就业技能。

 

口腔综合治疗椅



口腔综合模拟实习系统
       
    实验室名称:形态学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设有显微镜室、病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病理标本陈列室、寄生虫标本陈列室。拥有单双目生物显微镜、示教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摄影显微镜等不同类型显微镜320台、配有生物安全柜、生物组织脱水机、生物组织包埋机、生物组织切片机、摊片烤片机等设备总价值100余万元。承担《组织及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病理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


显微镜室

     实验室名称:检验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设有检验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分析天平室、精密仪器室等,拥有气象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血气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半自动分析仪、全自动电解度分析仪、尿液分析仪、酶标分析仪、MODEL-96荧光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751分光光度计、752分光光度计、电光分析天平、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6400型火焰光度计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总价值100余万元。主要承担《医用化学基础》、《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


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


生化半自动分析仪

    实验室名称:医学机能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拥有22套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主要承担《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等实验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实验室名称:药学实训中心
 
    实验室简介:设有针灸实验室、中药实验室等。拥有仿古铜人、81cm针灸模型人、电磁波治疗仪、6805治疗仪、多功能穴位测定仪、耳穴模型、全脉冲波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承担《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


中药标本室

重点学科
生理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5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得生理学硕士学位的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2人。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有近10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厅一、二等奖;曾获得省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病理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5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得病理学硕士学位的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共8部,获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共10项;曾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解剖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9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教育专家1人。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82余篇,编写著作30余篇,科研成果46项,曾获市级优秀教师等各项荣誉30余项。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3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硕士学位的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近五年来本教研室教师完成科研成果14项,分别获得教育厅,卫生厅一等奖和二等奖;编写著作7部,撰写论文50余篇。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硕士学位的3人;副高级以上高级职称2人。近五年来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著作15部,多人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称号。
 
基础护理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硕士学位的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部颁教材、省编教材4部,曾荣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卫校首届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卫校教学新秀” “省教育厅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口腔教研室成立于1987年,曾受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现有专任教师10名,本科以上学历9人,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15余篇,参编部颁教材4部,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曾荣获“河南省骨干教师”、 “河南省卫校首届名师”、“省教育厅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市“技术练兵月”活动“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中医护理学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
11人,均具有本科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10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得“河南省卫校首届名师”、 “河南省卫校骨干”等荣誉。
 
        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8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硕士学位的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3人,中级职称3人。近五年来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47篇;参编、主编教材、专著等16部;分别获省厅级各项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安阳市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各1项。曾获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等各项荣誉称号。
 
药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6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近五年来在核心期刊和普通CN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8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厅一、二等奖。曾获优秀模范教师,校级名师等各项荣誉称号。
可授予的学位
暂无
师资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拥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教师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625人,其中研究生232人,双师型教师1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9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优秀专家及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十二五”期间,学院共完成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72项、结项65项、科研成果127项,其中省部级成果2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1个,发表论文894篇,其中核心论文54篇,国家级论文755篇,教师参编著作教材167部。

学生人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