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类)
本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毕业生应能胜任满足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初级工程师职业要求的工作,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应成长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如下:
目标1:了解计算机工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法规,能够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承担中等规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测试、运维等工作,胜任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职位。
目标2: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并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工作,胜任产品研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等职位。
目标3: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管理能力,能够承担产品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工作,胜任项目经理、企业中层管理等职位。
目标4:具有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能够综合考虑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5:具有健康的身心、国际化的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拥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并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保持综合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大型数据库设计、网站规划与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等。
本专业为4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培养)(理工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计算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教学,达到“具有工匠精神,具备职场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在软件企业、政府机关和各行业信息技术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WEB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动态网站设计等。
本专业为4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