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建校96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设有24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近5万人。

河南师范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培育学科高地。学校拥有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化学”和“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特色学科群”分别入选河南省一期优势学科A类学科和特色学科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持续进入ESI全球前1%,综合排名居全省高校第2位。在2017年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我校化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47位,物理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56位,地球与环境科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78位,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校第51位、全省高校第2位。





重点实验室

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河南省细胞分化调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

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

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硼化学与先进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与药物创新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光电传感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绿色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水处理关键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硼化学与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

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手性醇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生物工程药物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绿色药材生物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智慧商务与物联网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统计分析与优化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功能微生物绿色转化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教学资源与教育质量评估大数据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增材智能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电磁波工程院士工作站

产业机构转型升级河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河南师范大学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

河南省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河南省教师发展评估院

中原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

公共政策与社会研究中心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教师教育国家级平台

l  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l  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l  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实施高校

l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l  全国首批13家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

l  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资质单位

l  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基地

l  教育部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养基地

教师教育省级平台

l  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

l  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心

l  河南省中原名师流动工作站

l  河南省豫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

 


重点学科
暂无
可授予的学位

办学层次:以培养普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和院士工作站。普通本科生毕业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河南师范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师资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2500余人,有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1人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实现了河南省该项荣誉的零突破。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


学生人数

设有24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近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