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四个校区,校园面积2308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设有临床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灸学院等17个教学机构,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科和基础平台建设成效卓著。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江西省首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国家发改委在中医药领域布点建设的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在2008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中获得优秀,居中医药行业第一,并荣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在江西省首批布点建设的3个重点实验室之一,2006年率先通过建设验收,并成为2008年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平台”的主要依托技术主体;探索性学科中药制药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建设验收中,总评成绩高达99.8分,居全国同类学科第1名。
办学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4个校区,校园面积2308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馆藏图书88.92万册,电子图书54.78万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6个。
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西省重点学科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省级特色专业7个(中医学、制药工程、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保险学、公共事业管理、音乐学(音乐治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中药制药)。
序号 | 重点学科名称 | 级别 | 批准 年份 | 批准单位 |
1 | 中医内科呼吸学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200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 | 中药制药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200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3 | 中药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1 | 江西省教育厅 |
4 | 中医内科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1 | 江西省教育厅 |
5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省重点学科 | 2001 | 江西省教育厅 |
6 | 药剂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1 | 江西省教育厅 |
7 | 中医临床基础 | 省重点学科 | 2004 | 江西省教育厅 |
8 | 生药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4 | 江西省教育厅 |
9 | 药物分析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4 | 江西省教育厅 |
10 | 药理学 | 省重点学科 | 2004 | 江西省教育厅 |
11 | 中医基础理论 | 省重点学科 | 2006 | 江西省教育厅 |
12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省重点学科 | 2006 | 江西省教育厅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 |
★省级特色专业 | 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保险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学、音乐学(音乐治疗)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 中药制药 |
学校拥有中医学、中药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6个。开设本科专业21个,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人文、经济等多学科门类。
学校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专任教师77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551人,博士生导师24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6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8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江西省优秀教师20人、江西省名中医28人、井冈学者和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10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
现有各类在校生1.8万余人,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生多层次教育并举,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