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生物技术系

生物技术系的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有80年的办学历史,茶界泰斗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曾任校长,曾培养出诸如吴振铎、林乃铨、郭吉春等众多的农业优秀科技人士,校友遍布海内外,影响深远。

生物技术系目前开设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茶艺”等专业。本系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华祥苑茶业有限公司、漳州新镇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0多个。毕业生深受欢迎,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吴振铎被誉为战后台湾茶叶之父;傅仰恩创办了南安日泰茶叶有限公司;陈德华、刘宝顺、王国兴被评为武夷岩茶传统技艺传承人;陈强、黄震标分别被天禧御茶园茶叶有限公司和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聘任为技师,陈春现为高建发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

福建地处亚热带适宜园艺植物生产,是我国重要的果树、蔬菜、花卉生产和出口基地,园艺作物是福建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从业人员多,具有 “中国花卉之乡”、 “中国食用菌之都”之称。茶叶、果蔬、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成为福建各地的特色产业。

生物技术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郭剑雄副教授为省教学名师和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潘玉华、何承苗、吴先辉、付晓芳副教授为院级教学名师;副教授17名、讲师12名;有硕士(含在读硕士)10名;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总数75%,企业兼职教授20名。

生物技术系拥有一个集实训、科研、对外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下设茶艺实训室、茶叶审评实训室、茶叶加工实训室、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农产品加工实训室、植物生产实训室、组织培养实训室、植物保护实训室、植物环境实训室、植物植生实训室、花卉生产基地和茶叶生产基地等,2013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批为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学生技能训练和教师科研提供优质的资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突出素质和技能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获得多项技能证书,如高级评茶员(三级)、高级花卉园艺工(三级)。学生参加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曾获得全国一等奖(插花)一次、二等奖(种子质量检验)一次、三等奖(种子质量检验)一次,福建省三等奖三项次(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组织培养、茶艺)。2014年学生参加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又获三等奖五项次(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建筑CAD、中华茶艺技能等)。

生物技术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承接和完成多项教、科研课题,如福建省农业科技项目《新型缓控复合肥在茶园上应用研究与推广》、《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及其多媒体数据库研究》、《生态茶园种绿肥与病虫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正在承担科技服务与开发项目10项,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成果获得验收。同时开展教改研究,获得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级精品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2009)和《果树生产技术》(2011),主编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公开发表论文110多篇。



           系开发的教材                              学生获奖证书

 学生参加全国农业高职技能大赛艺术插花获奖作品(一等奖)

        种子质量检测指导教师唐寿亮(中)

文化传媒系

文化传媒系秉承了70多年师范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大批素质优秀、技术精湛的人才。他们中有优秀剪纸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获得者郑平芳,2012《中国好声音》十六强之一、首届中国轻音乐学会最佳女歌手、2002年上海亚洲音乐节十佳优秀歌手的金池,音乐作品“金钟奖”获得者作曲家李世耀,福建省杰出摄影家徐希景教授,全国小学数学观摩课大赛第一名获得者阮志强,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智文等。

文化传媒系现开设学前教育、室内设计技术、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历史文化旅游、商务英语以及音乐表演7个专业。文化传媒系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专、兼职教师54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在读研究生7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8人。教师有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荧屏奖”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得者、校级教学名师等。

文化传媒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融合”的教育模式,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各个专业均拥有设备齐全的校内实训室。学前教育专业拥有钢琴房、电子钢琴教室、舞蹈厅、多功能画室、幼儿园模拟教室、奥尔夫实训室、幼儿科学活动观察室等。艺术设计专业拥有装饰材料室、工艺构造室、图像采集实训室、数码合成实训室和手工制作室,配备有高端EOS佳能5D-Ⅱ专业相机、全套影棚设备、苹果一体机、品牌电脑、黑白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拥有导游模拟实训室和游客服务中心,配有CECE2009数字化体验式教学系统,采用三维立体环幕教学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拥有商务英语语音室、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室,训练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各个专业均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日常实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有福安市实验幼儿园(省级优质幼儿园)、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省级优质幼儿园)、福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省级标准幼儿园)、宁德市各县(市、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宁德畲族歌舞团、福安市茶艺团等基地。艺术设计专业有安徽黄山写生基地、大同门装饰有限公司、福安卧龙设计有限公司等基地。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有武夷山华夏旅行社、宁德市交通旅行社、香港华铂酒店等基地。商务英语专业有福建惠丰电机有限公司、福建金隆电机有限公司等基地。

    文化传媒系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能够得到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均能顺利考取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参加省、市各项比赛,曾获得“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建站)”大学组花球自选套路比赛第一名,省高职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省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200米蛙泳冠军,省大学生歌咏比赛二等奖,省职业技能大赛商务英语写作二等奖、二维动画二等奖、导游服务二、三等奖以及中国舞三等奖等成绩。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就业率均超过95%。现在福建闽地建筑设计三明分院、香港众升国际设计策划有限公司、(厦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好日子装饰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均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是文化传媒系学生就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2011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黄炳力创办了福安越众广告有限公司,2012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曾台炜创办“爱尚你”婚庆公司,并分别获得“诚信杯”宁德市第三届青年创业大赛第二名(创业奖金1万元)、省首届大学生“创业之星”奖项(创业奖金2万元)。。

 

信息技术与工程系

信息技术与工程系是闽东地区重要的IT人才培养基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已任,几年来为省内外培养了一批企业一线的技术精英、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经营者,其中有成立动漫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也有在大型企业如DELL、联想等从事一线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与工程系目前设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推行“理实一体、项目引导、开发设计、应用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我们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课证融合。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从任务导入、示范引导到模仿试做,使学生在“教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技能训练校内校外交替进行,教学过程从单项训练到组合训练,再进行综合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设计能力;系部十分重视学生顶岗实习,为每位实习生配备校内外指导教师,加强对顶岗实习的巡查管理,建立一系列评价制度,确保每位学生的实习效果;实践过程中以设计项目为引导,以生产应用为目标,与职业岗位对应,完成高职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近二年来参加省多项竞赛并获佳绩,2012年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大赛暨省第六届软件设计大赛荣获三等奖、省高职技能竞赛二维动画项目三等奖,2013年、2014年参加省高职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维动画二等奖和网络技术三等奖,二年来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完成应用作品数十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超过95%

信息技术与工程系目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80%,所有教师均具备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占35%。系部共设应用技术、网络工程、多媒体应用三个专业教研室。 

四、实训条件

我系实训条件优越,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有多媒体实训室、网络实训室、数据库实训室、程序设计实训室以及组装维护实训室等多个专业实训室,拥有五百台微机确保学生正常实习、实训;一个创新实训室为师生提供一个集研究、开发、设计的场所,随着系部的发展和专业数量的增加,还将建设更多的专业实训室。

1.专业实训室

(1)多媒体实训室:采用职场氛围分区设计,主要承担《PHOTOSHOP》、《FLASH》、《AUTOCAD》、《多媒体应用》、《数字音视频制作》、《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等课程的实训任务,并引入企业项目与案例进行教学。合作单位有泉州世嘉美影动漫公司、宁德三味舒屋装饰公司等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现开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新能源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等九个专业。2012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12年电机电器实训基地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3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批为福建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电机电器实训基地获批为福建省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等,2014年“对接闽东主导产业集群,创新实践区域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获得福建省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有专任教师20人,教辅人员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级技师1名、高级实验师1名、讲师9名,工程师1名,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在读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2名。其中傅高升院长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专业带头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完成30余项各类科研课题,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发明金奖和银奖等,已取得6项省级科技鉴定成果,申请并获受理国家专利8项(获批5项)。

机电工程系拥有实验实训场地2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现设有电工与电子实训室、机械测绘实训室、钳工实训室、CAD/CAM实训室、材料分析实训室、模具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室、电机实训室、数控故障诊断实训室以及金工实训中心和数控实训中心等。还与福建远东电机集团、福建银嘉机电有限公司、闽东安波电器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安健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纵横向课题合作研究和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为闽东制造类企业提供车工、钳工、数控车、铣工、维修电工等工种的中、高级工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考核。

机电工程系依托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每个专                 业以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共有三大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技术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每个模块都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1:1.1,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一种以上的职业技能鉴定,全力打造动手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

机电工程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可喜成绩。在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2012年获得“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项目三等奖,2013年“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件加工”、“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三个项目获得三等奖,2014年“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件加工”获得二等奖;2011级严家灿同学在福建省高职院校2012年学生书法技能竞赛中获得“软笔组”一等奖。2009级学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先进团队。2011级郑泽意同学获2012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2009级数控专业毕业生郭文城,参加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获得该项目三等奖,并获得5万元项目资助资金。2012届数控专业毕业生陈保桦,在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中获得 2万元的“创业之星提名奖”。

 

财经管理系

财经管理系目前开设有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会计与审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5个专业。财经管理系拥有一支爱岗敬业、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以上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12人,近年来,教师们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7篇;主持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5项。

财经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是学院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划通过三年的试点改革建设使物流管理专业在海西“环三都澳经济腾飞”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为海西“环三”建设中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带动财经管理系相关专业群建设。财经管理系现有物流实训室、ERP实训室、市场营销模拟、会计仿真实训室8个专业实验室,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探索实践“依托协会、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做”融合,实现人才三段递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迄今已与永辉超市、盛辉物流集团、浙江和能物流公司、家佳超市、福安市康盛源电器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财经管理系高度重视学风和班风建设,开展了“财经论坛”、“营销创意大赛”、“创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模拟推销技巧大赛”、“ERP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学生活动。参加福建省有关技能大赛多次获奖。

财经管理系培养的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熟练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一次就业率达到96.6%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多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职业成长空间广阔。

 

 

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2个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实训基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3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3门省级精品课程。20143月荣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3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

可授予的学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闽东唯一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已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具有80年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学生毕业时,统一颁发由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百名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校级专业带头人31人、骨干教师33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28.8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3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8.02%。还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已建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较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生人数

学院在校生2300人,十二五规划在校生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