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媒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针对南京传媒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哪个好这个问题,小编从南京传媒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的15个维度整理了它们的数据,方便大家比对南京传媒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差异。这些维度包括学校所在省份、隶属部门、学校类型、学校标签、属性、学校级别、创建时间、重点学科、学生数、博士点数、院士人数、硕士人数...等等。
数据维度 | 南京传媒学院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所在省份 | 江苏 | 甘肃 |
隶属部门 | 甘肃省教育厅 | |
学校类型 | 未知 | 医药类 |
学校标签 | 保研资格 | |
学校网址 | http://www.gszy.edu.cn/ | |
属性 | 民办 | 公办 |
学校级别 | 本科 | 本科 |
创建时间 | 0 | 1978 |
重点学科 | - | - |
学生数 | 5千~1万 | |
博士点数 | - | 3 |
院士人数 | - | - |
硕士人数 | - | 33 |
学校LOGO | ![]() | ![]() |
推荐星数 |
南京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前身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简称“南广”、“南传”,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申报,经教育部批准,以独立法人新型办学模式在江苏省南京市设立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艺术类应用型大学,中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艺术类人才主要基地之一,多年来为中央和各级各类传媒及影视等艺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传媒艺术重镇”。学校创办于2004年9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华夏视听传媒集团共同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原校长、名誉校长刘继南任创办人及首任校长。学校董事会坚持公益办学、回报社会的初心宗旨,期冀将南传办成一流的传媒大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年名校。学校占地面积1058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元。共有14个二级学院和1个学部,49个专业,教职工1200余人,在校生1.5万余人。2020年4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发布《南京传媒学院公告》,学校转设升格为南京传媒学院,并宣布启用新校名,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权利义务全部由南京传媒学院承接。根据签署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在科研、教学、师资等方面支持南京传媒学院的办学发展。
甘肃中医学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留学生资格。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多人,普通本科学生4300余人。生源来自于全国20多个省、市、区。设有中医医疗系、临床医疗系、针灸推拿系、药学系、护理系、经贸与管理系、藏医学院、社科部、基础课部、公共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系部。开设中医学、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医药方向)、藏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或方向。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两个专业属国内率先设立;护理学、药物制剂和医学影像学等专业属省内最先招生,均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拥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2年起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配养中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学术交流,并与英、美、日、韩、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自建院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中医药人才14000多名,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教学、科研、医疗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奠定了在某些学科领域的优势,现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延伸,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
本文地址:http://www.xuezhangbb.com/university/compare/2854_2499
转载说明:文章《南京传媒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哪个好》由【学长帮邦】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