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针对青海民族大学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这个问题,小编从青海民族大学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15个维度整理了它们的数据,方便大家比对青海民族大学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差异。这些维度包括学校所在省份、隶属部门、学校类型、学校标签、属性、学校级别、创建时间、重点学科、学生数、博士点数、院士人数、硕士人数...等等。
数据维度 | 青海民族大学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省份 | 青海 | 广东 |
隶属部门 | 青海省教育厅 | 广东省教育厅 |
学校类型 | 民族类 | 体育类 |
学校标签 | 保研资格,卓越法律人培养计划 | |
学校网址 | http://www.qhmu.edu.cn/ | http://www.gdvcp.net/index.html |
属性 | 公办 | 公办 |
学校级别 | 本科 | 专科 |
创建时间 | 1949 | 1956 |
重点学科 | 4 | - |
学生数 | 1万~2万 | 5千~1万 |
博士点数 | 3 | - |
院士人数 | - | - |
硕士人数 | 85 | - |
学校LOGO | ![]() | ![]() |
推荐星数 | ★★★ |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近年来,学校经历了两次大的结构布局调整,2002年青海师范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我校,2005年青海省铁路高级技术学校移交我校。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级重点体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是广东省优秀运动队的重要后备人才基地。建校以来至2005年底共向国家、省、八一等优秀运动队输送了1210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27个(73人次)世界冠军,132个(389人次)全国冠军,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历年来,我校涌现了江嘉良、冼东妹、陈小敏、孙彩云、董兆致、刑芬、余壮辉、吉泽标、廖文芬、符晓云、刘秋荣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特别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校夺取了女子柔道一枚金牌、一枚铜牌,女子4×100米混合泳第四名,实现了我校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本文地址:http://www.xuezhangbb.com/university/compare/2545_1916
转载说明:文章《青海民族大学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由【学长帮邦】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