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题

学科成绩优异篇

2019-01-29

不论自招的政策怎么更替,课内的学习永远都是高中生的本分和责任。不少院校已然对个别科目成绩优异的考生敞开了自招的大门。当然,像复旦、人大、中国地质大等院校,也更希望录取到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考生。 

下面为大家带来,在2018年自招简章中,明确表示只要学科成绩优异即可报名的院校及其具体要求。


(加*且红字标注的为只面向本省内自主招生的院校)

自主招生认可的50个奖项

2019-01-29

参加学科竞赛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19-01-29

1、自主招生仅增加了高考的砝码,如果课内成绩达不到本一批次水平,即使拿到高校降分录取优惠,最终也无法进入理想院校,所以归根结底,课内成绩是基础,不要本末倒置;

 

2、所有奖项都必须是考生高中阶段获得的,初中阶段获得的奖项无效; 


3、自招的目的就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学科竞赛奖项的分量不言而喻,其他任何竞赛奖项都远不如五大学科竞赛含金量高,其中数学和物理两门学科竞赛适用范围最广;


4、90所自主招生院校中共有35所院校招生条件完全没有提及作文类竞赛,40所高校没有明确提及英语类竞赛,可见作文类、英语类竞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用,只能作为自招的辅助加分项; 


5、中学时期的精力是有限的,切忌贪多,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精选一两个感兴趣且含金量比较高的比赛即可; 


6、参加比赛要有针对性,比如孩子高中阶段在英语学科表现突出,想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那么就要多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认可的比赛;孩子想报考财经类专业,那么可以参加上海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认可的财经素养大赛等等; 


7、目前市场上有机构包装了一些赛事,并对外宣称拿奖了可以报名高校自主招生,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判断赛事的可信度可以看主办单位,一般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等主办的比赛比较有公信力;


8、不少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没有明确说明竞赛种类及奖项要求,仅出现“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表现优秀”、“在各类外语竞赛中获奖”、“人文学科特长显著,并提供相关材料”、“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全省作文大赛中获得奖励”等等,对于简章中出现诸如此类比较模糊的条件时,建议家长直接联系招生办电话,详细询问孩子手里的奖项是否符合条件......


科技创新类竞赛有哪些?

2019-01-29

(1)学生的创新力是高校自主招生主要考察方向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类的竞赛相对比较受广大院校认可;


(2)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是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最认可的科技创新类竞赛,其次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参加; 


(3)比较冷门的竞赛不建议花费过多精力,如机器人竞赛、飞行器比赛等。  


英语类竞赛有哪些?

2019-01-29

(1)英语类竞赛中,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适用范围最广,建议对语言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优先关注; 


(2)认可英语大赛的高校,以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院校,以及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综合性院校居多(且部分限外语类专业); 


(3)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规格虽高,但适用院校有限,认可度较低,只能作为自招的辅助证明条件。


文史类竞赛有哪些?

2019-01-29

(1)文史类竞赛主要包括全国作文、辩论、演讲及综合类比赛,一般适用于申请高校的文科类专业; 


(2)作文类竞赛中,普适性最高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也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作文类竞赛,建议对文学创作感兴趣且有特殊才能的同学优先考虑; 


(3)“语文报”杯虽然规模大,每年参与的学生数量庞大,但明确写入简章里的院校仅8所,且非现场竞赛,所以含金量还有待考察;

 

(4)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合作的自主招生院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但实际写入简章的仅有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5)虽然不少学校招生条件中赫然写着“文史类竞赛获奖,包括辩论、演讲”,但表述模糊,仅苏州大学列举了具体的辩论赛名称和奖项,所以辩论、演讲等比赛认可度不置可否。


学科竞赛类有哪些?

2019-01-29

(1)学科竞赛,一般指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科竞赛,是几乎所有高校自主招生都认可,且含金量最高的赛事,如果拿到五大学科竞赛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即使没有其他类别的奖项也可以妥妥地参加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 


(2)需要注意的是,五大学科竞赛的分量是不同的,最好用的是数学和物理两门学科竞赛,不仅认可学校数量多,且含金量更高,一个数学/物理省级一等奖甚至相当于化学/生物全国三等奖;(目前初中、马上高一的同学,你知道该选什么竞赛了吧?)  




(3)地区级别的学科竞赛一般没有参考意义,如北京市力学竞赛、各种竞赛预赛等,但上海市举办的五大学科竞赛对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自主招生有帮助; 


(4)丘成桐中学数学/物理奖受到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高度认可,其他学校招生简章中没有特别提到,其适用范围远不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


报名流程是什么?

2019-01-29

高校自主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材料邮寄两个部分,有的高校不要求邮寄报名材料,绝大多数高校要求考生在网上报名后,还需邮寄报名材料。


网上报名:所有高校网上报名都需要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发布的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中同意报名。 

报名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zzbm/ 

报名流程: 

1. 实名注册(每位考生只可注册一次,注册后身份证号不能更改)

2. 填报个人信息 

3. 填报志愿、确认志愿 

4. 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

5. 上传申请表材料邮寄一般情况下,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后,就需邮寄相关报名材料(极少部分高校要求网上报名通过后,才可邮寄报名材料)。  


注意事项: 

1. 纸质材料的准备:一定要仔细阅读高校简章的具体要求,切勿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进行,防止初审环节就被刷掉。另外,学校申请材料不允许装订,只需按照学校要求的顺序将材料排序整理好邮寄即可。

2. 材料邮寄的时间节点:目前高校接受材料时间节点分为【邮局寄出邮戳时间】以及【学校签收邮戳时间】。

3. 邮寄投递方式:大部分高校要求用邮政EMS进行(可直接邮寄至招办),其他快递形式或本人送达概不接受。另外,投递学校地址一定不要写错,部分高校还会要求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申请材料”或“自主选拔”等字样。 


认可奖项有哪些?

2019-01-29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竞赛名次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对自招考生的衡量。以下为各高校在自主招生时认可度比较高的20个竞赛项目,家长们可以参考参考。


不过,虽然这些比赛被各大高校广泛的认可,但不争的事实是孩子要想在这样高精尖的比赛中获得理想的名次确实非常有难度,所以,除了参加竞赛,家长也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别的途径——比如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比起专业的竞赛,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竞争性与难度会更低一些。


材料需要准备什么?

2019-01-29

根据2018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的要求,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需要邮寄纸质材料,各个高校需邮寄的材料也各不相同,但总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报名表

考生在网上报名后系统会生成报名表,打印出来后由本人签字并由学校审核、盖章。

2.中学提供的材料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社会公益活动情况、成绩单以及其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材料等。这些材料需要加盖学生所在学校公章。

3.自荐信

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学生写自荐信,自荐信内容一般需要阐述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申请该学校的理由、自己的爱好、对所选专业的理解及以后大学的规划等等。半数以上的学校都要求在1000字左右,并且手写,当然不同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同,这需看具体招生简章。自荐信也需由学校审核并加盖学校公章。

4.各种获奖证书复印件

高中时期参加的竞赛、比赛及各种活动奖项的复印件,这些文件须有学校进行审核并加盖学校公章。

5.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

学生本人的身份证及学生证复印件,也许加盖学校公章。

6.发表过得文章、刊物

若发表过文章或者著作之类,如有原件,可以提供出版物原件,没有原件可以提供刊物的复印件等重要信息证明。

7.专利证书复印件

考生必须为专利是第一授权人,且复印件需学校进行审核并加盖公章。

8.推荐信

若中学(单位)、社会团体或专家实名向自主招生高校推荐考生,须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推荐材料须具体、详实,且须按照报名系统要求单独上传。专家须在推荐信中附上专家简介、联系方式,单位或团体须在推荐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附上联系人方式,以便高校核查。推荐信需从招生网下载,若需邮寄,须由推荐人单独邮寄,不能和考生材料一起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