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不分文理477分能上什么学校
2025年河南不分文理477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河南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河南不分文理477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2025年河南不分文理477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普通批本科 。其中 477-475分的学校有25所。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太原师范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7 | -- |
沈阳体育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7 | -- |
晋中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7 | -- |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7 | --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7 | --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武汉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天水师范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吉林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成都体育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6 | --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许昌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新疆农业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潍坊理工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琼台师范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75 | -- |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3月正式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分为北、中、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5477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483平方米。现有本、专科在校学生10595人,全日制成人脱产学生1442人,高师函授学生7050人,成人夜大442。新建的太原师范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图书馆藏书97.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额4836万元,计算机总台数1612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729个,多媒体实验室座位数4029个;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现有专职教师703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235人 、讲师263人、博士52人、硕士162人 、在读博士及博士后28人;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本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历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英语、经济学、教育学、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编导、应用心理学、法学等30个师范和非师范本科专业,专科有英语(非师范)英语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舞蹈教育、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涵盖了高中的所有课程,专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人文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研究、政治理论研究、艺术科学研究、数学研究、音乐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已具备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基本条件。
沈阳体育学院:
1953年,中央体委与东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在各大区兴建体育学院的发展计划,成立了由东北文委、东北教育局、东北体委联合组成的东北体育学院筹备委员会,共同筹建沈阳体育学院前身东北体育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和东北体育学院第一任院长由时任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东北体委主任、著名教育家车向忱同志兼任。1954年9月15日,学院第一批新生入学,东北体育学院正式成立,隶属中央体委。1956年2月24日,根据高教部的通知,学院改称为现名。2001年6月学院划转地方,由中央和地方共建。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8265名各级各类体育人才。 学院目前占地2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06人,其中教师358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5人,硕士和在读硕士102人,有教授31人,副教授125人。各级各类在籍学生1062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5471人,研究生253人,中专生421人,留学生47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277人。 学院设有6个本科系、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和竞技体校、附属中专体校两所体育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传播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等11个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训练学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体育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冰雪项目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学院承担着国家体育总局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单板技巧项目参加亚冬会、冬奥会比赛代表队的组建、管理和训练工作,承担辽宁省拳击、蹦床、跆拳道、棒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六个项目的训练工作。 学院以冬季项目为特色纳入国家体育运动训练布局之中。附属竞技体校建校20多年来,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夺得世界三大赛金牌31枚,亚运会、洲际比赛金牌25枚,全运会金牌42枚,全国比赛金牌504枚;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200多人,培养国际运动健将19人,运动健将120人。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上,竞技体校学生徐囡囡取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银牌,实现了我国冬奥史雪上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在2004?2005年度世界杯比赛中,我院李妮娜获得了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历史上的第一个总冠军,韩晓鹏获得男子第一个总积分第三名,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在2005年世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中,李妮娜和队友郭心心夺得了女子组的冠军和第三名,这是我国滑雪历史上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学院的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服务的方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省部级课题22项,省教育厅课题5项,获得国家体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国家奥运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冬季项目科技服务先进单位。学院与合肥智能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运动六维测力平台”属国内外首创,通过国家体育总局鉴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3项、省教育厅课题11项、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攻关服务课题15项。 学院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共2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学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软式网球、自由式滑雪、木球、冰撬、单板滑雪、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等运动项目。英国、美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学生相继来我院学习汉语和民族传统体育,一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也来我院进行短期体育交流。 学院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1997年首批进入辽宁省“文明校园”行列。1999年被沈阳市政府授予“沈阳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辽宁省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先进单位”。1999年、2000年、2002年学院党委三次被沈阳市委科教工委评为“先进党委”。2003年,学院被评为市科教系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精神文明创建“文明单位”。 学院划转地方后,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辽宁体育大省、强省的优势,确立了“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学改革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2003年来,为突出办学特色,实施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服务计划,加快我省体育教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和战略发展目标,学院在苏家屯区建成一个具有举办高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U型场地雪上技巧比赛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占地610亩的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雪上运动基地。学院现正在筹建一所占地1032亩、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集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新校区,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晋中学院:
晋中学院前身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最早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1998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晋中师范专科学校与晋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12月,晋中职工大学并入。 学校承担为全省培养 、输送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人才的任务 ,现已初步形成“普高”和“职高”结合,“师范”、“综合”、“专科”并举的多层次、多学科、多规格的办学格局 。现设中文、英语、政法、教育、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经济、机械制造14个系,另设教学、科研机构1院8部( 成教院 、基础部、政教部、公共英语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电大部、幼师部、技工部)、2室(邓小平理论研究室、语言与文字应用研究室)、3 个中心(电教、计算机、网络)、2个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晋商文化研究所)。专业35个:其中师范专业19个,为汉语言文学书法教育方向、政史教育、政治与法律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生物教育、化学教育、计算机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现 代教育与实验技术、应用心理学 ;非师范专业16个 ,为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新闻、计算机应用、法学、美术装璜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贸易经济、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商务英语、音乐表演、市场营销、应用化学。现有全日制专科学生4621名,另有各类成人教育专科学生2518人,其他各级 各类在校生20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全校在职教职工789人,专任教师3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6人,讲师8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具有硕士学位和读完研究生主要课程的教师125人 。1990年以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2项,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论著和教材23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 学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当地经 济建设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明显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获“全国模范师专”称号 ;“一主一辅一副多能”教改实验,1993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师专教育下乡”教改实验,1996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 。现占地面积49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图书馆13613平方米,各类实验室11043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1300多台;图书馆藏书52万册,期刊近8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