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不分文理440分能上什么学校
2025年吉林不分文理440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吉林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吉林不分文理440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2025年吉林不分文理440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普通批本科 。其中 440-437分的学校有25所。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伊犁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河南城建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四川文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佳木斯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40 | -- |
武汉文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无锡太湖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上海杉达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青岛黄海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南昌工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长春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唐山师范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9 | -- |
沈阳音乐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8 | -- |
南宁理工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8 | --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8 | -- |
山西传媒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8 | -- |
赣南医科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38 | -- |
辽宁财贸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7 | -- |
吉林艺术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7 | -- |
成都东软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7 | -- |
平顶山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37 | -- |
伊犁师范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前身为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伊犁师范学院。建校近60年来,学院弘扬“品正学实”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文学、理学、法学、经济、教育、历史、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院共有2个校区,设有18个院(系),拥有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科专业19个。学院占地面积1602亩,另有2500亩土地作为后备教学发展用地和2000亩土地的校办农场。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322人,专职教师646人,其中高级职称专职教师236人。学院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近10000人,另有各类成人本、专科学生5000余人。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同时还常年招收留学生。学院各类文体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藏书84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天山脚下人才摇篮,伊犁河畔教育名校”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伊犁师范学院的美誉。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3万多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河南教育品牌大型调查中,被评为“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学校。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6年,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重镇达州市,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汇,210、318国道和达渝、达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总面积近800亩,其中老校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莲花湖风景区,占地面积692亩。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6000多人,成教函授学生近4000人,在职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40余人,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09人,客座教授25人,外籍教师4人。设有中文、外语、社科、数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科学与技术等12个系6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和33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学校面向四川、陕西、江西、湖南、贵州、河南、云南、重庆、河北、湖北、广西等11个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校。 建校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狠抓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程和专业设置日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自1995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先后有17个队6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和电子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高校文明校园单位”。2003年学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2004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2005年被授予“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主办有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在全国高校及学术界拥有大量读者,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SCI、EI等全文转载和收目。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15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社科奖3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7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 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16000多名合格大学生,该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著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学院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购置了价值30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47间,馆藏图书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学院在新区修建了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和运动场馆,学生宿舍全部实行了公寓化管理,每套寝室配备了独立的学习室和洗手间,安装了校园宽带网,部分寝室安装了空调和闭路电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前,学院正抓住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达州市建设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机遇,按照“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高举改革旗帜,不断研究和探索本科办学的新路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学院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合格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