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不分文理485分能上什么学校
2025年北京不分文理485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北京不分文理485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2025年北京不分文理485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普通批本科 。其中 485-481分的学校有25所。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西安体育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南昌工程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河南工业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5 | -- |
长沙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鲁东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江西理工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桂林理工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东北石油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北京联合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4 | -- |
沈阳工程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3 | -- |
山西传媒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3 | -- |
南昌航空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3 | -- |
大连民族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3 | -- |
大连海洋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3 | --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四川美术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山西传媒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华北科技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东华理工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2 | --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普通批本科 | 481 | -- |
山西大同大学 | 普通批本科 | 481 | -- |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于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国家体育总局与陕西省共建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院占地696亩,各类在校生8000余名,在校教职工716名,专任教400余名,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0余名。建院5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出两万余名体育专业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体育战线及其它行业的优秀骨干。学院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表演、体育英语、体育经营与管理等体育相关专业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学院设有研究生部,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五个学科硕士研究生;是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台港澳地区招生的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办与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设有六个系即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社会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和人文学系,分别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和特殊教育等12个专业的本科学生;设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高职学生;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专业的函授本、专科学生;设有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主要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还设有国家跆拳道训练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国家柔道中高级教练员培训中心、中国地掷球培训中心,体质测试中心及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棋牌等业余训练培训中心和俱乐部,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并举的办学和训练格局。 学院地里位置优越,东临小雁塔公园和省体育场,西临含光路,南临解放军政治学院,北临友谊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化整洁,教学、训练、科研及生活服务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具有先进的教学训练馆、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人体运动能力诊断实验室、人体运动生物学实验室、运动心血管机能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电视台及学生生活服务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训练、科研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系统。学院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同类学科及项目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专家学者和高级教练。田径、体育测量与评价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运动生理学、体育理论和武术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体操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学院非常重视训练与竞赛工作,近年来学院竞技体育成绩辉煌,在国际性和全国性比赛中获得金牌 81枚,其中跆拳道、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田径、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蹦床、篮球、地掷球等项目运动成绩突出,为国家、陕西省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院设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西北群众体育研究中心,体育法学研究中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在基础理论和开发性研究、体育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突出。其中:成功地研制出“雷达测速仪”、“肌力刺仪”、“游泳划水板”、“游泳等动力量牵拉器”、“低氧仪”等科研、训练器材,“举重专项力量训练器”、“跳水自动化保护带装置”的研制被列为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重点科研项目,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及全民健身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学院主办的《时尚球类》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和群体司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与日本大阪体育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乌克兰国立体育大学、韩国忠清大学、明知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新西兰国立体育学院、菲律宾高等教育总会、澳门理工学院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校际关系并进行学术交流与友好往来。是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国外招收留学生的院校,已面向韩国、法国、德国、马来西亚、塞内加尔等国招收留学生。 学院将抓住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大好机遇,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校的战略,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尊师重教,教书育人;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把质量提高作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坚持以体为本,文、理、经、管、医、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建设为重点,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狠抓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新专业建设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实施人才强校,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以迎接2006年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水平随机性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严谨创新,团结拚搏,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把我院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广泛影响的现代化体育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本科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高等学校,原为水利部 直属院校,2000年经国务院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水电学院, 1978年恢复专科层次办学,1992年更名为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校紧抓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及时确定学校发展定位: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兼顾水利行业;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辅,拓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学院建成水利特色鲜明、省内有优势、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高水平工程院校。 学院占地2026亩,分属两个校区(瑶湖校区和彭桥校区),瑶湖校区坐落于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彭桥校区位于市区的青山湖畔。全院现有校舍面积53万平方米,各类教学与生活设施齐备,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场、游泳池等学生活动设施。 目前全校在岗教职员工900余人,专任教师504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人员10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50人,其中博士34人,现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省级名师5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和一批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几年学校共有8人先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0人次被授予省部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设有57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就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同类院校前列,是江西省2001年-2003年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江西省2003-2004年高等学校普通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检查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位居全省同类院校榜首,2004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4.61%。 学院教学仪器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校内建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工电子、通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中心、网络技术、测绘工程、3S工程中心等28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其中计算机中心为部级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电工电子两个实验中心通过了2001年省级合格评估。此外,与武警水电第二总队、江西洪门水电厂等38家单位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有基于千兆光纤网基础上的数字化校园。建有英语教学调频发射台,有语音室15个(820座),多媒体教室95个(13350座),用于教学的计算机1520 台。图书馆藏书64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5万册,中外期刊1417种。 近年来,共主持和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9项。教师出版专(译)著或主编教材共62部,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校的教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季学期小课建制》和《高工专水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1项,二等奖4项,近三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教研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24项,其中在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中主持一级项目三项,子项目8项。通过坚持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教师的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开展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扬帆出海,乘风破浪,南昌工程学院将在新的世纪,驶向新的彼岸,迎来新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