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文科502分能上什么学校
2025年广西文科502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广西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广西文科502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2025年广西文科502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普通批二本,普通批一本 。其中 502-497分的学校有25所。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温州理工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福建理工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江苏理工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北京农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河南工业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2 | --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1 | -- |
北部湾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1 | -- |
徐州工程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1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普通批一本 | 501 | --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0 | -- |
泰州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0 | -- |
乐山师范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500 | -- |
桂林理工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500 | -- |
广西财经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499 | -- |
豫章师范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499 | -- |
四川文理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499 | -- |
南昌航空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9 | -- |
广西师范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9 | -- |
北方民族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8 | --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8 | -- |
湖州学院 | 普通批二本 | 498 | -- |
山西医科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7 | -- |
大连民族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7 | -- |
北部湾大学 | 普通批二本 | 497 | -- |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 1958年12月,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的湖北省立护士职业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一所以药学、医学检验为主干学科的高等专科学校,在药学及医学检验领域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在半个世纪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中,湖北中医学院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相融”的办学格局。
温州理工学院:
温州理工学院(We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院。 [5-6] 其前身为创建于2000年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14] 202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温州理工学院。 [5]
福建理工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办学以来,已培养了9万多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许多人成为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学校以工为主,逐步形成具有“大机电、大土木”背景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2023年6月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 学校座落于风光秀丽的福州市,校园占地面积2200多亩,现有4个校区,设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规划系、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文化传播系、法学系数理系、外语系和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国脉信息学院、软件学院。 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六大学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8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多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学校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刘宝琛、陈一坚、陈清泉等以及国内6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4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比赛,获得国家级奖190多项,省级奖3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名列福建省高校前列。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7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馆藏书籍总数130多万册,体育和生活设施完善。 学校现有科研机构22个,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的校办企业14个。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电动汽车研究试验中心、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分中心和福建省软件高职师资培训中心设在本校。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重点突出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学科培育,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载体,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全面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各方面建设和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与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外相关大学进行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