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本科类)

 

        机械类属于大类招生,包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专业剖析

    机械工程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学、控制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理论分析、物理实验、工程试验、计算机仿真等为手段,研究和解决机械在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和专业。机械工程是我校成立最早、培养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是我校“211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并首批进入国家“卓越计划”和率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优势专业;是以大型工业机械为特色、与博士点和硕士点相互依托的重点专业。

比较优势

    本专业近百人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4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5岁以下年轻教师中8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0%具有在国外学习或研究的经历。

   本专业依托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教育部近净成形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高效零件轧制技术推广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多年来获得了一批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发明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代表的大批优秀成果。

   本专业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市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每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200人以上。

主修课程

   本专业的基础课主要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热工学、机械原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

   专业课主要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创新设计、机械振动、现代设计方法、CAD/CAM技术及应用、微机电系统等。

人才培养

   本专业以国家制造业及能源发展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强大的工程学科为基础,以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支撑,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的沟通能力。建立起“本硕连读”、“本博连读”、“卓越计划”等多路径的培养体系,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科研实践

   在学期间,学生除了参加机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外,在科技实践活动方面,构建以学术论坛、科技讲座、知识竞赛等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科技学术活动为基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TP)和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机器人电视大赛为出口的科技创新育人体系。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中约50%通过免试推荐或参加研究生考试等方式到本校或其它重点大学、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学位或本博直读,约5%被推荐或申请到海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他毕业生则活跃在科研和设计院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合资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在98%以上。

知名校友

    胡正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我校冶金机械专业。

    钟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我校冶金机械专业。

    关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冶金机械专家。1963年毕业于我校冶金机械专业。

    刘玠,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1967年毕业于我校冶金机械专业(研究生)。

  

招生专业:车辆工程

专业剖析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矿山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试验及制造技术,涉及车辆性能、设计、试验、使用与维护等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学科,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汽车工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能够创造巨大国民生产总值,带动交通运输、军事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进步,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等,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代车辆技术正朝着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的方向发展,急需大量科学技术人才。

比较优势

    车辆工程是我校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基地。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平均年龄40岁,思想活跃,研究领域广泛。车辆工程系教师承担了863、973、国家科技支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构建了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在科研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系现有康明斯新型传动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平台、油气悬挂实验台、硬件在环实验系统等。

    车辆工程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主要课程

    车辆工程融合了机械、力学、电子、自控、环境、信息、材料、检测和液压等多学科知识,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试验、人机工程、汽车造型、汽车安全、汽车检测、汽车电子、电动汽车、嵌入式系统、机电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智能交通、专用车辆、车辆可靠性、车辆运行管理等60余门课程。

人才培养

    学院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还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科创新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其科研动手能力,以加强和巩固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学生可以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教学,进一步认识车辆工程产业发展和社会。

科研实践

    在学期间,学生参加实践有:计算机应用实践、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报名参加若干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由我专业教师指导的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屡创佳绩,目前已经获得7个全国冠军,在已经举办的两次国际比赛中均获得冠军。

国际交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每年有不少学生到台湾、德国、英国等地区或国家的著名高校进行交换,也有不少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未来发展

    车辆工程本科毕业生30%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居100%,大部分同学到奔驰、大众、通用、博世、北汽、奇瑞、康明斯、玉柴等国际、国内著名汽车公司或零部件公司任职,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