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人格的影响。……检验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应看他一时的成绩,而要看在20年后,他的学生究竟有多少在专业岗位上真正发挥影响;检验一所大学是否优秀,也不能看一时的效应,而是要在20年后看这所大学究竟培养了多少优秀的学生。
——陈思和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立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研究领域广泛,实力雄厚,在国内中文学科中堪称一流。著名学者刘大白、谢六逸、陈望道、陈子展、郭绍虞、刘大杰、朱东润、赵景深、蒋天枢、王欣夫、张世禄、吴文祺、蒋孔阳、贾植芳等都曾在该系长期任教。现有教授46人,副教授37人;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9个。近年来,该系教师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数百部,其中《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汉语方言大辞典》(五卷本)、《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卷本)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的许多重要奖项。
中文系现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两个本科专业,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紧密结合,注重对汉语言文学原典的精读与把握,也要求学生对文史哲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体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为全面的审美能力。
这些年来,中文系开设了《论语》、《庄子》、《世说新语》、《文心雕龙》、《四库提要》、《说文解字》、《马氏文通》以及鲁迅、胡适、沈从文等现代名家作品的精读课程,在全国高校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被列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与教材建设”荣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中文系在近年还开设了《实验语音学》、《欧美语言学史》、《西方美学经典选读》等中英文双语课程,促进教学改革和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多样化,努力提高学生在专业上的外语应用能力。为学生赴海外深造,汲取与借鉴国际研究成果提供必要的学术准备。
中文系通过“望道讲座”平台,有计划地邀请海内外学者和名家来我系讲学,王安忆等人主持的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心先后邀请白先勇、余光中、汤婷婷、余华等作家来系纵论文学。近几年来,海外知名学者在我系多次开设讲座或讲授完整课程,如顾彬(德国波恩大学)的“德国文学史”、宇文所安(美国哈佛大学)的“宋词”、柯马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先秦两汉诗赋”、唐小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目前,中文系拥有陈思和、张涌泉、王德威(美)等长江学者3名;章培恒、裘锡圭、王水照等前辈名师仍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黄霖、陈尚君、骆玉明等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均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声誉卓著;年青教授中陈引驰、郜元宝、傅杰、张新颖先后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我系资料室拥有专业藏书10万余册,均向本科生开放阅览。良好的师资和图书资源将为本科阶段的学习提供巨大的推力。
中文系不断增加学生海外游学的机会。近年来,已先后派遣数十位本科生赴美国加州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校交换访学。专业扎实又拥有国际化学习背景将使你成为21世纪大学生人才的领跑者。
近年来,中文系毕业生除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以外,主要到各大报社、各广播电台、各大出版社、旅游部门、各级党政机关、大型企业公司的管理机关和宣传部门工作。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和素质良好,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该系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在中国文学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文史哲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
主要专业课程:文学原典导读、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美学、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等。
 
汉语言专业
该专业培养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文史哲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
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名著精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写作、汉语史、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