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本科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广,具备深厚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的数理化、计算机、英语基础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素质,在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环境保护与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复合型和研究发展型人才。

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矿物学(含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专业课程:生态水文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地热学基础、地球物理勘探、岩土钻掘工程学、环境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矿产地质勘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实验:矿物、岩石、煤岩、古生物、岩土测试、钻探、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训练、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培养特色

在公共必修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自第三学年开始分水文环境与工程地质两大方向组培养,分别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为鲜明特色。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稳定的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为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就业深造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2004年以来各届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率超过40%。
    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环保、煤炭、石油、地矿、冶金、交通、建工、水电、铁道等部门及其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地质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城市与环境(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环境评价、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