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本科类)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学院设置最早、发展最快、实力最强也是影响最大的专业方向,以工作室为基础单位展开图形设计、图书设计、文字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城市形象设计、视频广告设计、设计基础教育等多方位研究,构成该专业教学工作的亮点。该专业教学注重现代设计的概念、思维、表现与本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强调在专心学习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同时,培养活跃的创造性思维与具备文化个性的专业拓展能力,强调艺术、科技、文化与设计的融合。从1995年恢复专业设置以来,经历了基础教学研究(1995—)、工作室教学体制研究(1997—)、国际合作项目教学研究(2001—)等若干发展阶段,逐渐形成该专业独特的专业定位与教学氛围;2004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建设”获得北京市优秀课程一等奖;2005年获得教育部优秀课程二等奖;从2004年起,以该专业师生为主要创作力量组建的“奥运艺术研究中心”完成一系列重大设计项目,获得国家有关部门与国际设计同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国内同类型专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成为学院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优势的重要亮点。


工业设计也是设计学院最早建立的专业方向之一,目前专业涵盖工业产品、家居产品、实验设计三个方向。该专业重点关注生活形态、产品形态与市场形态的关系,将产品设计中的实验性、前瞻性与原创性作为中心课题。其中工业产品方向注重前瞻性研究;家居产品方向注重实验性研究;实验设计方向注重艺术性研究。各方向在提倡对当代大众生活在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等方面研究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程设计的能力。设置专业以来在美院领导高度重视之下,经过多年努力,专业课程体系逐年完善,师资队伍趋于国际化,教学平台与专业化设备初具规模。该专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加强与国内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由该专业师生主要担纲的“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成功入选并正式发布,得到国内外舆论广泛好评,是该专业教学与研究实力快速提高的生动体现。2010年工业设计专业正式获批教育部的独立学科。


首饰设计专业方向是2005至2006年期间从工业设计中独立出来的新专业方向。该专业教学定位是“从个体出发,为有个性需求者量身打造,注重首饰与人的有机联系,以培养学生能从生命体验的角度探究设计的原创性”。首饰设计专业注重对新的设计理念的探索,寻求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发展、不同学科间的融和与渗透;鼓励学生以个人的视角与经验,去研究和体验材料特质及材料所传递出来的情感,用直觉去体悟材质充满个性的生命意味;在承传传统工艺和材料运用的同时,善于运用高科技下生成的新材质,关注作品的时代特点;以空间体量的置换来寻找建筑、雕塑、首饰与人的对话方式。目前首饰专业已建成高水平的专业教学与实际操作平台,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设计大赛中获奖,成为国内同类型专业教学中的领跑者。


交通工具设计专业依托中央美术学院强大的艺术与人文背景,同步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契机,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和产业资源,打造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以国际化的教师团队和一线的产业设计师团队,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技能基础、敏锐的前瞻视野以及独立的研究能力。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服务于诸多国际一线汽车品牌和设计机构,从事设计与研究工作。本专业与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日产、GM汽车等品牌有着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是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实体;培养未来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造梦”是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对每个学生的承诺;“世界一流”则是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历史使命。


时装设计专业建立于2001年,2002年开始接收学生,2006年第一批毕业生走向社会。该专业定位“时装设计”旨在突出设计中的创新与审美,强调艺术、设计与商业的有机结合,着力于针对“个性需求”的市场培养高规格人才。在教学思路上,该专业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理想与务实并重,课堂与社会并重的实验性教学,强调学生艺术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专业资源、扩大社会影响的专业成长模式。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建立“时装艺术”概念,培养“时装艺术”的创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服装成型过程中的技术操控能力和服装品牌设计风格的掌控能力,以实现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该专业致力于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类:可以服务于时装品牌公司的品牌设计总监和可以推动中国时装艺术(FASHION ART)发展的时装专业人才。时装设计专业方向在全国同类型院校中规模较小,但是以其教学深度与独特的定位在业内形成影响,短短几年内已出现品牌公司预约毕业生的可喜现象。



摄影专业自2001年建立至今已逾十载,本着对于专业性、多元性和当代性的教学理念的追寻和实践,我们始终强调将摄影放置于宏观的当代视觉艺术背景下进行解读。在吸收国际摄影教学课程精华的基础上,摄影专业依托中央美院深厚的学术积淀,探索出一整套更为科学合理、系统完善的课程结构,成效斐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在全国高校摄影教育领域以精品教学、品质教学确立了位置。十余年来我们的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创造力的青年影像艺术家、职业摄影师、跨领域影像媒体人材,其中更不乏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摄影专业在注重摄影专业性与职业精神的同时,更着力于对学生艺术审美与判断、原创精神、社会责任感与横向拓展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无论是在纯艺术或是商业应用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材和社会角色。准确的教学定位、严谨的治学方针使得摄影专业屡获殊荣,师生作品在众多国际国内重大展赛中斩获颇丰,成为国内领先的摄影教育机构,并在国际摄影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数码媒体专业方向是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领先于全国开设的新专业方向,今天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经验及设备条件方面,都成为中国艺术院校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的研究基地。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全新的数码艺术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外数码艺术家第一次站在几乎同一条起跑线上,利用全新的数字手段开始新一轮艺术创作,中央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专业教学主要针对数字产品、网络媒体、视频广告等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研究并发展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有时代特色的新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创作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新形式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目前该专业已经建设成可以在这一全新领域进行综合性教学及学术研究、交流的国际性教学平台,设有数字视频工作室、娱乐设计工作室、交互式影像工作室。


史论部主要承担本学科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并招收设计艺术学史论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美术学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强调立足于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基础、广泛吸取艺术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各社会人文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形成理性、建设性及开放性的理论框架,开展设计艺术理论、设计史及设计管理方面的综合研究。主要开设课程:设计原理、设计史、设计管理基础、生活方式调查、设计方法研究等。同时,以史论部研究力量为主构建的“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正在积极开展设计策略、设计管理与设计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并积极承担服务于社会的横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