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专业介绍:社会工作为我院新设专业,“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来指导专业建设,并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专业建设目标是做稳、做好、打牢基础。
◆◇社会工作专业设有社会工作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双师型教师6人,是一支由具有深厚理论造诣、实务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社会服务机构资深人士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督导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是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因不良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面临新的发展和机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和体面的工作,薪酬也高。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这一新兴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受到了全社会的“期待”,还需要时间慢慢被大众接受与熟悉。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来看,对于社会工作者需求量非常巨大,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者从业人员还远远不够,社工的薪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专业培养特色:依托法学专业,建设创新型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生情怀和实务能力,使学生能够立足基层,具有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和国情视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在校学生引入行业导师,探索“共建共享”的合作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全程、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实现从“入校”到“入岗”的无缝对接就业。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行政、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发展、小组工作、社会福利思想等。
◆◇就业方向: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