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 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能在科研部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有稳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基本形成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有良好的、稳定的道德习惯(特别是职业道德习惯)。
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发展动态,并能初步运用它进行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CAI软件,进行科学研究;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技知识),具有一定的适应从事其他专业的能力;较熟练地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用外语会话、写作的初步能力。
3.从事中等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研究及工作能力素质方面:具有较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能熟练地掌握从事教育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稳定健康的“心理”。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67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等。
专业知识: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及其计算、程序设计语言、人机交互、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智能系统、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值计算科学等。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67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