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三个专业,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学生大一按大类培养,统一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大二按学生根自身的兴趣和学校的规定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
1.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环境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能力,能在政府环保与规划管理部门,工矿企业,环境工程公司、设计院、学校等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质量评价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环境保护企业,环保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环保污染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环境管理、监测工作,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教育等工作
2. 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技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注重应用为本,能力优先,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重点培训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地质地貌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学、环境评价学、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法、环境工程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技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3. 资源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化学、生物学及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资源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推广、管理、规划、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农业资源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农业、环保、囯土资源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行政管理等工作。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