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类)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和理财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系统掌握现代货币、信用、银行、证券、征信、风险管理与保险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较高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业务、文化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类银行、保险、证券、征信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实务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2、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则;
3、具有积极进取、敬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4、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能力要求
1、具有处理金融与信贷业务的基本能力;
2、熟悉投资与理财业务流程,具有实务操作能力;
3、熟悉风险管理与保险业务基本流程,具有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征信与信用管理工作的一般能力;
5、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系统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7、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1、具备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备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具备会计学、财政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金融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基本知识;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类基本知识。
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经济学、金融学
六、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原理与实务、公司理财原理与实务、信用管理概论、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实践性教学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校内的课堂教学,形成规范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确保实践环节的内容进入课堂。列入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专业课程包括:7门专业主干课程和11门专业实训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分配比例为67:33。其中主要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为:讲授占70%,实践或实务操作占30%;主要专业实训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为:讲授占20%,实践或实务操作占80%。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教学计划进度安排,组织学生成建制到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与专业技能实训,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八、主要专业实验
(一)《金融业务与模拟》实验,下设“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三个模块;
(二)《证券投资业务模拟与实践》实验,下设“股市交易实时行情操作系统”、“证券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两个模块;
(三)《保险业务模拟与实践》实验室,下设“保险业务流程操作系统”、“保险精算业务模拟系统”两个模块。
                   汉语言文(对外汉语方向) 
学制
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过良好写作训练的,思维严密活跃、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比较强且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具有基础厚、口径宽、后劲足的特点。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文研究、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工作,也能从事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写作、美学、文学概论、基础英语、普通写作、计算机基础、逻辑学、新闻传播学等。
专业特色
  世界已掀起“汉语热”,国内外需要大量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需要大量本科学历的语文教师;企事业单位办公室、宣传科,需要大量中高级文秘人才;各新闻传媒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编辑、记者等编新闻传播人才;企事业文化、社区文化日益受到重视,需要大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