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简章内容

学校简介

 

巍巍绿色学府,辉煌五十春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由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政府重点建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等学府。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学校分长沙、株洲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55亿元,设备总值2.49亿元,藏书277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出版刊物。办学50年来,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中南、面向全国,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凝练了“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

“十五”期间,学校把握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实现了教学科研成果、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三大跨越”。

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

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369人,教授及正高职称198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614人,外聘外籍教师4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7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6人。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学科优势明显 科研成果丰厚

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国管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62个本科专业。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48”计划、国家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8项,省部级项目3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682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63部。

人才培养优良 教学效果显著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达41129人。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学生在各类活动、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17项,省级奖励475项。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都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与珠江三角洲一带。

国际合作广泛 交流活动频繁

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芬兰、挪威、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交流协议。目前在校外国留学生106人。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主体的国际学院,已向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韩国输送了近300名留学生。


考生问答

1、贵校的录取原则及专业录取特殊要求如何?

答:(1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择优录取非一志愿考生。

2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院校志愿清和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其录取专业。同等条件下,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

3日语专业招英语语种及日语语种考生,法语专业招英语语种及法语语种考生,朝鲜语、俄语专业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4所有专业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学校优先录取男生身高1.70以上、女生身高1.60以上,形象气质较好的考生。

5报考艺术设计、广告学、音乐表演专业,湖南省考生按湖南省的相关规定执行;非湖南省考生须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合格证且达到考生所在省相关要求,艺术设计、广告学专业按专业总成绩÷300×60+ 高考文化总成绩÷高考文化满分×40的折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音乐表演专业考生按专业总成绩÷300×80+ 高考文化总成绩÷高考文化满分×20的折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江苏省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成绩之和(加优惠分),高考文化满分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满分之和;其它省市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是指考生所属科类必考各科成绩之和(加优惠分),高考文化满分是指考生所属科类必考各科满分之和

2、贵校有株洲、长沙两个校区,性质如何?其学习、生活条件如何?

答:我校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和南方工业重地株洲市设有两个校区,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俄语、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音乐表演、汉语言等23个本科专业和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等4个专科专业的学生在长沙校区就读;其它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在株洲校区就读,三年级时转入长沙校区就读。两校区交通便捷,仅40分钟车程;校园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教学设备先进,学习条件优越,学术氛围浓厚;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食堂南北风味一应俱全。

3、贵校有哪些奖学金及帮困助学措施?

答:我校除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湖南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外,还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陶铸奖学金、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梁希优秀学子奖、欧派奖学金、泰达美克奖学金、元熙奖学金、黄奕聪奖学金、景初设计奖、联邦设计奖、华源轩设计奖等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及有专长的学生。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特困补助为补充,国家资助、社会帮扶、学校奖励与个人自助相结合的扶助体系,资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4贵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答:我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重视因材施教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学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允许学生选择教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进程、选择专业方向。设有共同基础平台课程的专业,允许在大学三年级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少数优秀学生可跨学科选择专业。在3-6年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学校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建立了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贵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

答: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途径落实就业单位。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开拓,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居省内高校前列。

6、贵校新生入学后可否转专业?

答:新生入学一学期后,允许3%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跨科类重新选择专业。

7、贵校毕业生能否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

答:我校的本科毕业生,若符合推免资格,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核后,可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

8、通过何种途径了解贵校及查询录取情况?

答:我校概况、学科及专业设置、办学优势、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等重要信息在我校招生网上都有详细介绍;各省录取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及时在网站上公布录取结果。网址为:    http://zs.csfujob.com,欢迎广大考生浏览。

 


专业介绍

 

林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林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用材林培育、生态防护林培育、经济林栽培、林木育种、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林业生物技术、林木测计学、林业遥感学、水土保持学、森林经理学、林政学等。

林学(经济林)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和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经济林育种、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林木遗传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经济林昆虫学、经济林病理学、林业生物技术、林木测计学、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学、经济林栽培学、果树栽培学、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学、经济林产品分析检测学、林政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等。

林学(森林保护)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森林有害生物检测及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森林保护、林业、园林、动植物检疫等领域从事林木病虫害鉴定、检疫、监测和控制研究工作为主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学、微生物学、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物农药开发与利用等。

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信息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资源环境监测和城乡规划设计等技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学等。

园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园艺或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统计学、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造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园艺产品营销学等。

生物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发酵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工程技术、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现代生物工程企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 生化工程、 发酵工艺与设备、分离工程、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制药工艺学、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细胞工程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细胞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制备技术及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研、教学、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设备、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

生态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生态规划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从事生态学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生态评价、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生态工程技术、试验统计学、环境与资源法学等。

木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木材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及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材料科学基础、国际木业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木材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和室内装饰工程、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木业贸易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木材学、胶粘剂与涂料、热工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人造板工艺、家具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导论、美学基础、建筑设计基础、造型原理、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表面装饰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林产化工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与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基础、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工工艺学、生物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化工环保、化工产品分析与检测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设计、成分与组织结构分析、制备过程与性能检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研究方法、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塑料模具、胶粘剂与涂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功能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材料化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及与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的设计制造、材料性能改性以及新材料在技术应用中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有机化学、材料结构表征与检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石油、医药、能源、建材、轻工、食品和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基础、天然有机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加工工艺学、生物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过程控制、药物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表面处理工艺、化工环保等。

森林工程(起重运输工程与工程机械)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工程机械和起重运输等重型机械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能从事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设备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及制造领域内机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设计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工程索道、工程机械底盘学、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构造与使用、工程机械自控技术等。

交通运输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基础、车辆工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交通运输分析和优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与车辆有关的产品及系统、装置的应用研究与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以及车辆运行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交通运输或经济行政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运筹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系统工程学、技术经济学、营销学、运输市场学、交通运输设备、智能运输系统、交通运输技术管理、电子商务、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交通运输法规、现代物流学、交通规划、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内燃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

物流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生产、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设备设计、维护与管理,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科研教学或经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现代物流学、数据库原理、运筹学、物流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规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机械设备运用与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等。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物流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熟悉现代物流业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全过程管理,从事物流规划、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企业管理战略、商品流通导论、商品学、现代物流学、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汽车服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诊断与维修、汽车评估与鉴定以及金融保险、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改装和美容装饰等汽车服务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工与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现代设计方法、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安全与法规、汽车事故力学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机械CAD/CAM技术、机械工艺与装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等。

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成型、高分子材料成型、木材制品成型、复合材料成型等技能及各类成型模具的材料选择、设计与制造方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塑性变形物理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金属板料成型工艺、高分子成型工艺学、木材制品设计与制造、压力设备概论、模具制造工艺学及模具CAD/CAM、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能工程、流体力学、动力与流体机械、动力与流体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动力与流体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检测方法及应用,能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开发、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高考志愿填报工具
高考志愿填报

一键生成志愿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