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2015招生章程

河南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专业(方向)。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我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正在朝着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与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招生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2015年度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学校全称

河南农业大学,国标代码10466。

第二章 学校办学地点及条件

学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第三章 学校办学性质及历史沿革

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第四章 学校办学力量及特点  

第一条,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第二条,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专业(方向)。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第三条,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一条,身体条件执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第二条,所有专业实行志愿分数优先原则,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农林院校仍然执行对省内第一志愿考生(不含艺术、体育)加20分一次性投档的政策。外省则根据当地有关政策执行;

第三条,我校设立创新人才绍骙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农学、园林、生物工程(生物制剂)、能源与动力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六个一本专业招生,实行导师制,配备优质教学资源,经相关考核合格即推荐为免试研究生,转段培养合格后硕士毕业;

第四条,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录取专业课采用美术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不得低于省定分数线,并以专业课成绩占60%,文化课成绩占40%的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第五条,我校表演专业录取分三个方向,专业课分别采用体育舞蹈省统考 (拉丁舞、标准舞方向)、音乐省统考(仅限舞蹈方向)、空乘省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后,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第六条,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录取专业课成绩采用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总成绩按文化课与专业课成绩加和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男生身高要求4250px以上,女生要求4000px以上;

第七条,英语听力成绩将作为我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第六章 收费标准  

第一条,普通本科专业理工类3700元/生·年,文史类3400元/生·年;普通专科专业理工类3600元/生·年,文史类3300元/生·年;

第二条,艺术类 5700元/生·年;

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学费为14000元/生·年;专科学费为12000元/生·年;

第四条,住宿费依据考生实际入住标准为400-1100元/年。

第七章 奖助学金等

第一条,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金额为1000-5000元/人;

第二条,在校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受奖学生达到在校学生总数30%左右;

第三条,困难学生可以按照相关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并可享受在校期间免息等优惠政策;

第四条,学校设有多种单项奖学金;

第五条,学校设有几十种社会奖助学金,如黄奕聪奖学金、益农奖学金等;

第六条,学校针对困难学生设有勤工助学岗位。

第八章 毕业生就业

经过教育部严格评审,2011年,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50强高校。学校每年邀请1000多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毕业生供需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就业率高的优势,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第九章 附则

第一条,招生咨询电话为0371-63558015, 63558020, 63558060, 63558062;通讯地址为郑州市文化路95号;邮编为450002;

第二条,学校以往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三条,学校所有普通高招录取信息以我校官网发布信息为准。学校网址为http://www.henau.edu.cn;

第四条,本章程解释权归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



博士点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所属学院

作物学(0901)

(一级学科博士点)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农学院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烟草学*(0901Z1)

烟草学院

农业生物技术*(0901Z2)

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安全生产*(0901Z3)

植物保护学院

林学(0907)

(一级学科博士点)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林学院

森林培育(090702)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风景园林学(0834)

(一级学科博士点)

暂不设二级学科

兽医学(0906)

(一级学科博士点)

基础兽医学(090601)

牧医工程学院

预防兽医学(090602)

临床兽医学(090603)

人兽共患病学*(0906Z1)

兽医生物技术*(0906Z2)

畜牧学(0905)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农业工程(0828)

(一级学科博士点)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机电工程学院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系统工程*(0828Z1)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0828Z2)

食品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其中带星号*的为自主备案博士学位点)。

硕士点

单  位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备  注

农学院

作物学(09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林学院

林学(0907)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森林培育(090702)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风景园林学(0834)

暂不设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

(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生态学(0713)

暂不设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

建筑学(0813)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一级学科硕士点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2)

建筑技术科学(081304)

牧医工程学院

兽医学(0906)

基础兽医学(0906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预防兽医学(090602)

临床兽医学(090603)

人兽共患病学*(0906Z1)

兽医生物技术*(0906Z2)

畜牧学(0905)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090504)


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0905Z1)


水产经济动物健康养殖*(0905Z2)


草学(0909)

暂不设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


牧草营养与利用*(0909Z1)


饲草生产与加工*(0909Z2)


机电工程学院

农业工程(0828)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系统*(0828Z1)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工商管理(1202)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烟草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烟草科学与工程*(0832Z1)



作物学(0901)

烟草学*(0901Z1)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0904)

植物病理学(0904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农药学(090403)


作物学(0901)

作物安全生产*(0901Z3)



信息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暂不设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


运筹与管理*(1201Z1)


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1201Z2)


工商管理(1202)

企业管理(120202)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0710)

植物学(0710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动物学(071002)


生理学(071003)


水生生物学(071004)


微生物学(071005)


神经生物学(071006)


遗传学(071007)


发育生物学(071008)


细胞生物学(0710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发酵工程(082203)

一级学科硕士点


制浆造纸工程(082201)


制糖工程(082202)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204)


作物学(0901)

农业生物技术*(0901Z2)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食品科学(0823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农业工程(0828)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0828Z2)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土壤学(0903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植物营养学(090302)


公共管理(1204)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文法学院

政治学(030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3)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园艺学院

园艺学(0902)

果树学(090201)

一级学科硕士点


蔬菜学(1090202)


茶学(090203)


设施园艺*(0902Z1)


理学院

农业工程(0828)

农业物联网工程*(0828Z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农业应用化学*(0902Z1)



外国语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1203)

涉农商务英语*(1203Z1)



体育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村体育管理*(1203Z2)



注: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带星号*的为自主备案硕士学位点)。

硕士专业学位点

类别名称

领域名称

所在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

作物

农学院、烟草学院

园艺

园艺学院

农业资源利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院

养殖

牧医工程学院

草业

渔业

林业

林学院

农业机械化

机电工程学院

农村与区域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业信息化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施农业

园艺学院

种业

农学院

兽医硕士


牧医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

农业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食品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烟草学院

生物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风景园林硕士


林学院

林业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公共管理硕士


资源与环境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翻译硕士


外国语学院

注: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专业领域,30个专业学位点

河南农业大学招生问答

1、河南农业大学的基本概况?

答: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专业(方向)。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2、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情况如何?

答:2009年11月10日,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建河南农业大学的协议,这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成为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试点。按照省部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一是省政府把河南农业大学建设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加快河南农业大学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农业部参照与教育部共建八所农业大学的有关政策建设河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安排、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给予河南农业大学倾斜支持。二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大学生就业等方面为河南农业大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三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联合省内各类农业教育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组建河南省农业教育联盟。四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发挥其在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省内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模式。五是农业部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重视发挥河南农业大学的作用,在岗位科学家设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六是省政府和农业部进一步推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强化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促进形成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局面。七是成立省政府、农业部合作共建领导小组。合作共建协议签署后,省政府将按照协议要求,大力支持河南农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河南农业大学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尽一切努力推动该校向全国一流农业大学迈进。

3、河南农业大学“2011计划”情况如何?

答: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名单,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参与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高校。国家“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首批14家通过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牵头单位榜上有名。

4、河南农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5、河南农业大学的学习环境如何?

答: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风淳朴、校风严谨。学校秉承“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结构,发展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学校的助学方式有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困难学生可以按照河南省资助管理中心统一标准,每学年初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并可享受在校期间免息等优惠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十几种社会奖学金,如郑氏化工益农奖学金、关心下一代助学金等。学校还对特困学生设有大量勤工助学岗位。 

河南农业大学是省内高校中最早实行学分制和网上选课的高校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通过校园网络选择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核或考试以取得对应学分,只要在3-6年内完成所在专业规定学分即可顺利毕业。

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着力使工作上层次、树品牌、出成效,服务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才。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金秋书画展”、“校园歌手大赛”、“名家大讲堂”、“数学建模”三级比赛、“十佳女大学生”评选、“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巡礼”“三大球联赛”、“田径运动会”等群众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秀自己的平台。学校认真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连续13年获得河南省“挑战杯”大赛优秀组织奖,5次捧得省“挑战杯”大赛优胜杯,1次获得“挑战杯”。学校共有31件作品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获金奖、一等奖等各级奖项;每年暑期,学校都组织开展科技下乡、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挂职锻炼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另外,学校还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艺术团、农研会、种子协会、DV影视协会、阳光志协、惠农信息港等数百个校院两级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有获得习近平主席接见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灵光、有被评为“全国百佳大学生村官”的柳波、还有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张翰、蒋大伟、张寰。

6、对报考我校的考生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实行平行志愿后,只要报考我校,均视为第一志愿报考,均享受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仍实行加20分投档的政策。我校设立创新人才绍骙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农学、园林、生物工程(生物制剂)、能源与动力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六个一本专业招生,实行导师制,配备优质教学资源,经相关考核合格即推荐为免试研究生,转段培养合格后硕士毕业。

7、河南农业大学艺术类考生录取办法是什么?

答: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录取专业课采用美术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不得低于省定分数线,并以专业课成绩占60%,文化课成绩占40%的方式进行录取;我校表演专业录取分三个方向,专业课分别采用音乐省统考(仅限舞蹈方向)、体育舞蹈省统考、空乘省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后,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8、河南农业大学体育类考生录取办法是什么?

答: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录取专业课成绩采用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总成绩按文化课与专业课成绩加和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男生身高要求4250px以上,女生要求4000px以上。

9、河南农业大学对外合作办学情况如何?

答:本科办学项目:本科办学项目为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共2个专业。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合作办学包括环境科学、动物科学2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二批次统一招生计划。学校将使用与外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聘请外籍专业教师到校授课,并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后获得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进入外方大学学习的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外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专科办学项目:专科办学机构为河南农业大学新英格兰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河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联合合作办学机构,专业设置包括商务英语、酒店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科专业,学制三年,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批次统一招生计划。学生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习3年,顺利完成学业,成绩合格,可获得河南农业大学颁发的专科文凭。顺利毕业的同学,可获得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免修学分资格,若达到新英格兰大学英语语言要求,可申请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继续本科学习。完成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报考代码为6012,学生入校后,除享受国际合作项目优惠政策外,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咨询电话为0371-56990270,0371-56990281。

10、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基本情况如何?

答:为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农业大学设立有应用科技学院,为学校直属教学单位。学院紧密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办学优势,着力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2015年学院招收6个普通二批本科专业,报考代码为6013,教学工作由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承担完成,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其德育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修完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者,准予毕业,学生毕业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由国家统一印制的河南农业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本科学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授予学士学位。2015招生专业包括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村能源)、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经济)、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行政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园艺(园艺技术与工程)、中药学(药用植物)等6个本科专业招收550人,咨询电话为0371-63558595,0374-7387200,18839955855。

11、河南农大有哪些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答:学校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广开就业渠道,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连续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建立就业基地。利用学校的科研基地及其实习基地,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让学生在实习及科研中,与企业建立联系,企业也可借此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动员全校教职工乃至离退休老教师,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线索。让每位教职工既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责任感,还要肩负起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义务。第三,注重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学生工作网站上开通了毕业生就业的专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并及时发布到网络上,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双选平台。第四,积极鼓励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到基层建功立业。从1999年开始,我校报考省公务员的人数及考取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每年考取率均能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30%左右。第五,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近年来都邀请到用人单位1000多家,并同时邀请知名企业召开年度就业高峰论坛。第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开设有大学生创业课程,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设立有大学生创业基金。第七,定期公布各专业就业率,作为衡量各院工作水平和招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河南农业大学学院及专业介绍

农学院简介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前身是1912年改办的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学专科。1927年成立农艺系。1994年12月成立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目前为河南农业大学实力雄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中原学者2人,省百人计划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特聘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2人,高级职称70人,在校本科生15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

目前,学院拥有我省高校唯一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2013年依据该学科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拥有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个育种基地(海南)。五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奖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国家发明和实用专利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

学院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教工小家”、“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生团队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金奖,学生王灵光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毕业生温振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

    农学 (一本)

培养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分子生物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

农学(绍骙实验班)(一本)

该班以中国玉米遗传育种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玉米遗传育种学科一代宗师、农学院教授吴绍骙名字命名设立。实验班以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以培养高层次农业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能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分子生物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

中药学

培养具有药用植物及中药分类鉴定、栽培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分析、检验和市场的开拓能力,能在中药管理、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从事科研、技术推广、中药经营管理和检验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学(作物生物技术方向)

培养具有作物生产、遗传育种、栽培及经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分子植物育种、作物快繁和组织培养、转基因植物检测与生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从事与农学和生物技术有关的教学、科研、设计、经营等方面的人才。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分子育种学、组织培养、基因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培养具备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和管理部门以及其它涉农部门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检验与检疫、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经营与管理。

农学(农产品标准化与质量检测方向)

培养掌握有关农产品标准化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开展农业相关标准制订、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贸易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农业标准化和贸易相关专业的教育、科研和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

培养掌握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

高考志愿填报工具
高考志愿填报

一键生成志愿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