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运作和金融市场基本知识与理论,培养既具备金融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够运用综合学科,并且具有熟练英语交流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术梯队整齐,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均具备知名大学硕士及以上学位,部分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并长期聘请天津外国语大学及天津市其他几所知名高校高水平教师任教。此外,吸引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高技能人才参与教学。
本专业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通过实验室软件教学、模拟实训、情景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创新系列课程,使学生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岗位训练;通过开设各种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数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大基础英语的授课课时,加强外语类课程的学习,强调专业英语的应用,增加双语教学及原版英文教材和参考资料的使用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课堂内创新创业专业知识讲授配合课堂外实务演练,校内模拟经营与校外实习创业相得益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举办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宣传创业文件和鼓励政策,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并安排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此基础上多样化考核评定方式,建立创新创业评测评价制度。
主要核心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证券投资实务、商业银行经营、金融理财、基金管理、保险学等。
本专业依托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语言优势,按照把“外”做大、把“语”做强、围绕“外事”做文章的理念和思路,在已有“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可在高年级申请参加为期一至两年的交流项目,修满规定学分即可获得合作院校互相承认的学位。目前合作院校有:澳大利亚伊蒂斯科文大学(ECU)、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分校、法国昂热国际商学院。
本专业与安信证券、招商证券、天津金融博物馆、天津春季全国商品交易会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实践更加贴近第一线,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教师与基地联合开发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搭建“课堂+实践基地”递进的产学研教学平台,形成“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
当前金融业在银行、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到证券、基金、期货、外汇、黄金交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成长,融资租赁、保理、财务公司也都全面推出。以传统金融产业链为核心,已衍生出了大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金融产业,涉及到衍生证券、投资理财、贸易金融、风险评级、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相关领域。随着国家金融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金融机构加快的进入,民营金融机构数量迅速的激增。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类金融机构,社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空前增长。另外,金融学专业还可就业于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金融管理部门和内外资公司。
本专业2015届、2016届和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8.57%、99.30%和94.83%。多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侨大学以及美国天普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就读。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