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报考指南
志愿头条 2018-04-10 09:59:12
没有一所财经院校进入“985工程”,只有多所进入“211工程”,这反映出财经院校的影响力仍然在于其经济方面,和以人文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有差距。财经院校以其专业上的优势,不能算报考热度中的第一梯队,但绝对是第二梯队的领跑者,追逐程度高于同档次的师范类、理工类和综合类。
财经院校可分为四类,首先是地方财经院校,这类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适合当地发展的财经人才,在地区或者某一省份有很强的影响力;其次是专业财经院校,比如外贸类、审计类、税务类等,这类院校虽然在地区中的声望可能小于财经院校,但在行业中的知名度丝毫不逊色;第三是商学院或者工商大学,这类院校和传统的财经院校有所差别,其专业设置主要是面向“商业”,也就是包含制造业、物流运输等更广泛的行业,财经的味道或多或少被“稀释”了,更多人是向“企业”而非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等传统财经行业靠拢;第四是各地的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往往建立的时间不长,前身是商贸学校、银行学校,或是在几所院校合并后升格而成的,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财经行业的基础操作人才。财经院校的口碑在业内是颇高的,尤其是重点财经院校,校友遍及审计、统计、会计、银行、证券等行业,因此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这些院校有优势。
这些财经类院校的专业繁多,考生和家长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财经类的各大专业。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可以细分出很多研究方向,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等。由于在本科阶段侧重基础学习,大多数高等院校仅设有经济学专业,只有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重点院校才设有各个分支方向的专业。经济学专业作为我国最早开设的经济类专业,虽不像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样的后起之秀红得发紫,但近几年升温的迹象也非常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提高了人们对经济学的认同度;另一方面是经济学专业自身知识涉及范围广、注重基础研究的特点使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深造都有充足的选择余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技能的专业,这其实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外贸行业,他要求相关人员会办事,有想法。在大学时,同学们也可以参加外销员、报关员考试,增加就业筹码。地理位置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非常重要,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地方,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多于其他地区。
金融学专业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成熟,银行、证券、信托等行业快速发展,金融学专业成为了近几年来热得烫手的经济学科专业。金融学主要面向高端市场,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及中央银行业务都是金融学的主要课程。除了课堂上学习理论之外,很多学校都会组织股票和外汇的模拟投资交易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
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涵盖的内容要小得多。财政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深入地学习财政学、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核心课程,将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财政学专业的特点是强调“核算”能力。在学习工作中需要运用数学工具,特别是统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财政学专业毕业的同学可以在政府财政部门,如财政部、税务局等单位从事税收规划、资产管理、审计等工作,或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做报税工作和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者从事税务咨询服务工作,也可以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做税务规划的工作。
保险学专业
保险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险种的设计、保费的定制到保险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险人才参与其中。风险管理、再保险方向的知识体系都非常复杂而有用。保险学专业人才具体就业去向除了专门的保险企业外,还有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
投资学专业
“投资”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都离不开投资。最早将投资学设为本科专业的院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力也属翘楚之列。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毕业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长帮你填志愿,回复“1”,领取《200所高校就读体验+高中全科知识清单》,添加学长微信:xuezhangbb123,邀你进《2018高考志愿交流群》,各大学专业学长学姐为你解答生涯规划和志愿填报相关问题。